成语拼音:bù kàn sēng miàn kàn fó miàn
成语解释: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宽容某人或某事
繁体字形:不看僧靣看佛靣
英文翻译:Don't look at the Buddha's face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看:[kàn]1.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看书。看电影。看了他一眼。2.观察并加以判断:我看他是个可靠的人。你看这个办法好不好。3.访问:看望。看朋友。4.对待:看待。另眼相看。别拿我当外人看。5.诊治:王大夫把我的病看好了。6.照料:照看。衣帽自看。7.用在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或词组前面,表示预见到某种变化趋势,或者提醒对方注意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某种不好的事情或情况:行情看涨。别跑!看摔着!。看饭快凉了,快吃吧。8.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试一试(前面的动词常用重叠式):想想看。找找看。等一等看。评评理看。先做几天看。[kān]1.守护照料:看门。看自行车。一个工人可以看好几台机器。2.看押;监视:看犯人。看俘虏。
僧:1.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和尚:僧人。僧衣。[僧伽之省,梵saṃgha]2.姓。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看:[kàn]1.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看书。看电影。看了他一眼。2.观察并加以判断:我看他是个可靠的人。你看这个办法好不好。3.访问:看望。看朋友。4.对待:看待。另眼相看。别拿我当外人看。5.诊治:王大夫把我的病看好了。6.照料:照看。衣帽自看。7.用在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或词组前面,表示预见到某种变化趋势,或者提醒对方注意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某种不好的事情或情况:行情看涨。别跑!看摔着!。看饭快凉了,快吃吧。8.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试一试(前面的动词常用重叠式):想想看。找找看。等一等看。评评理看。先做几天看。[kān]1.守护照料:看门。看自行车。一个工人可以看好几台机器。2.看押;监视:看犯人。看俘虏。
佛:[fó]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违背,违反。[bì]古同“弼”,辅弼。[bó]古同“勃”,兴起。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聊聊“不看僧面看佛面”这个成语,到底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说找人帮忙或者处理事情的时候,别光看当事人(僧面)的态度,更要考虑他背后的人脉或者关系(佛面)的重要性。举个栗子:隔壁老王想找张总合作个项目,结果张总态度冷淡,老王转头就联系了张总的老领导牵线搭桥。这不就是典型的“不看僧面看佛面”吗?你懂的,人际关系里有时候面子不够,就得搬出背后的“大佛”来镇场子。
那问题来了,为啥这成语能流传这么久?嘿,还不是因为现实里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比方说职场新人小刘想请假,直接找主管可能被拒,但他知道主管和部门经理是老同学,于是先跟经理打了招呼。结果主管一看经理都点头了,立马批了假条。看吧,这背后的“佛面”可比直接硬刚有用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光靠“佛面”就能万事大吉吗?我觉着未必。记得前年我们小区物业整改,业主代表老李拿着街道办主任的亲笔信去找物业经理,结果对方表面答应整改,事后却拖着不办。这时候就得明白:“佛面”能敲开门,但具体落实还得看“僧面”的执行力。所以说啊,既要会借势,也得会跟进,两手抓才靠谱!
有个朋友问过我:“现在都讲公平竞争了,这成语是不是过时了?”要我说吧,其实这道理反而更实用了。你想想看,现在谈合作搞项目,哪个不是先查对方背景再决定怎么谈?就像上周我表妹应聘时,HR看到简历上写着“师从某行业大牛”,面试流程直接提速。这不就是现代版的“看佛面”嘛!不过咱也得有底线,不能啥事都走后门,关键还得看真本事。
最后唠句实在的,用这招得讲究火候。就像炒菜不能光靠猛火,有时候小火慢炖反而更香。工作中遇到难啃的骨头,先别急着正面硬刚,观察观察周围有啥“佛面”能借力,说不定就柳暗花明呢。当然啦,自己也得争气当那个“佛面”,哪天别人提到你名字就能办成事,那才是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