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g yī zú shí
成语解释:穿的吃的都很充足富裕。形容生活富足。
成语出处:五代 齐已《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诗:“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豐衣足食
英文翻译:have ample food and clothing
丰:1.丰富:丰满。丰盛。丰收。丰衣足食。2.大:丰碑。丰功伟绩。3.姓。4.美好的容貌和姿态:丰采。丰姿。丰韵。
衣:[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足:1.脚;腿:足迹。足球。手舞足蹈。画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鼎足。3.指足球运动:足坛。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为凭。微不足道。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提到"丰衣足食",你首先想到什么?是粮仓满满的丰收景象,还是商超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这个成语背后其实藏着每个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举个例子,村里张大叔承包了十亩果园,今年苹果大丰收,自己吃不完还能卖给超市,这就是当代版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有人会问:现代人早已不愁吃穿,这个成语还有现实意义吗?其实物质保障始终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就像小李刚毕业时工资只够付房租,现在月入过万有余力带父母旅游,这种从"月光"到"有余"的变化,正是个人层面的丰衣足食写照。
我们常忽略的是,丰衣足食不仅是物质状态,更是心理感受。王奶奶总说:"现在超市里什么都有,可我还是怀念年轻时全家人围坐分吃一个西瓜的快乐。"这提醒我们,在追求富足的同时,也要守护简单生活中的幸福温度。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不同时代有不同注解。古代可能意味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现代则延伸出"工作稳定、保障完善"的新内涵。就像外卖小哥老周说的:"接单多时一天能挣五百,给娃报补习班不用发愁,这就是我的丰衣足食。"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或许我们应该重新理解这个成语。它既不是铺张浪费的借口,也不是安于现状的托词,而是提醒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富足,同时保持创造更好生活的动力。就像种田要顺应节气,过日子也要懂得平衡当下与未来。
最后分享个观察:那些真正活得从容的人,往往既会为明天存钱,也懂得为今天买束鲜花。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同步丰裕,或许才是当代丰衣足食的最佳注脚。当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如何活出更有质量的生活,或许是我们这代人需要思考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