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uàn tōng yī qì
成语解释:串通:互相勾结。暗中勾结;互相配合;采取一致的言语行动。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鸳鸯听了,便红了脸,说道:‘怪道,你们串通一气来算计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用于坏人相互勾结
繁体字形:串通一氣
英文翻译:gang up
串:1.连贯:贯串。串讲。2.连贯起来的东西:珠子串儿。羊肉串儿。连不成串儿了。3.用于连贯起来的东西:一串珍珠。两串儿糖葫芦。4.勾结(做坏事):串供。串骗。5.错误地连接:电话串线。字印得太密,容易看串行。6.由这里到那里走动:走街串巷。串亲戚。到处乱串。7.担任非本行当的戏曲角色:客串。反串。串演。8.两种不同的东西混杂在一起而改变了原来的特征:串味。串秧儿。9.姓。
通:[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哎哟喂,今儿咱们来聊聊“串通一气”这个成语,你懂的,它常用来形容几个人暗中配合、搞小动作的情况。比如公司里的小王和小李偷偷商量着把项目奖金私吞,这事儿要是被发现了,老板八成会拍桌子吼一句:“你俩搁这儿串通一气坑公司呢?”
这时候有人可能要问了:“为啥非得用‘串通一气’而不是‘合作’呢?”哈哈,这问题问得好!说白了,“合作”是光明正大的配合,而“串通一气”就像火锅里偷偷加泻药——见不得光。比如电视剧里反派角色凑在墙角嘀咕:“咱得串通一气把证据销毁”,观众一看就知道准没好事儿。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你看过菜市场里几个摊主突然统一涨价没?这就叫典型的“商业版串通一气”。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操作风险可不小,毕竟现在市场监管越来越严,搞不好就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有人可能纳闷:“难道所有默契配合都算串通一气?”当然不是啦!像消防员救火时的配合、医生做手术时的协作,这些可都是正能量的团队合作。关键区别在于动机——是为了集体利益还是私利。记得有次团建,老张偷偷跟我说:“咱们串通一气把最难吃的菜推给隔壁组”,结果被组长抓个正着,这事儿后来成了办公室经典段子。
依我看呐,生活中遇到“串通一气”的情况,咱得学聪明点儿。就像打牌时发现有人作弊,与其当场掀桌子,不如先收集证据再摊牌。毕竟老祖宗早就说过:“防人之心不可无”,但也没必要草木皆兵。保持清醒头脑,该较真时较真,该糊涂时装傻,这才是现代社会的生存智慧嘛。
最后提一嘴,最近看到社区里搞了个“透明议事厅”,所有决策过程公开上链。要我说,这种机制真能有效防止串通一气的勾当。毕竟阳光才是最好的消毒剂,您说是这个理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