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ì guò jìng qiān
成语解释: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境:情况;迁:变动。
成语出处:清 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同时过境迁
繁体字形:事過境遷
英文翻译:when the incident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过:[guò]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7.探望;拜访:过访。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10.传染:这个病过人。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guo]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guō]姓。
境:1.疆界;边界:国境。入境。2.地方;区域:渐入佳境。如入无人之境。3.境况;境地:家境。处境。事过境迁。
迁:1.迁移:迁居。迁葬。拆迁。他家迁到外地去了。2.转变:变迁。事过境迁。3.调动官职:左迁。
“事过境迁”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事情过去了,环境也改变了”,常用来形容时间流逝后,物是人非的状态。比如一位老员工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办公室,发现同事换了、设备升级了,可能感叹一句:“真是事过境迁啊!”这种场景中,成语既表达了环境的变化,也暗含了对过去的怀念。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事过境迁”而不是直接说“变化很大”?其实关键在于成语的“双重表达”——它不仅强调事物本身的改变,还突出了时间推移带来的不可逆性。就像小时候常去的公园被改建成商场,不仅仅是建筑不同了,更是童年记忆中的场景永远消失了。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老同学聚会上,大家聊起学生时代的糗事,却发现当年害羞的同学成了侃侃而谈的创业者,曾经严厉的老师已经退休养花。这时候用“事过境迁”,比简单说“大家都变了”更有画面感,也更能引发共鸣。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之所以打动人心,是因为它像一扇时光之窗。我们透过它既能看到客观环境的变化,又能感受到主观情感的流动。就像翻看旧照片时,既惊叹于物质世界的日新月异,又怅然于那些再也回不去的瞬间。
值得注意的是,“事过境迁”并不总是带着伤感。比如某个社区从脏乱差变成网红打卡地,居民说“事过境迁”时可能带着欣慰。这说明成语本身是中性的,具体情绪取决于语境。就像四季更替,有人为落叶伤感,也有人期待新芽萌发。
下次遇到熟悉的人或地方发生改变时,不妨试着用这个成语表达感受。它像一把钥匙,既能打开回忆的盒子,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变化本是生活的常态,而接受变迁或许正是成长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