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én
  • shēng
  • shu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én shēng zì gǔ shuí wú sǐ

成语解释: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但应死得有价值。

成语出处: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感叹等

繁体字形:人生自古誰無死

英文翻译:Who hasn't died since ancient times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意思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谁:[shuí]1.“谁”shéi的又音。2.姓。[shéi]1.虚指,表示不知道的人或无须说出姓名和说不出姓名的人:我的书不知道被谁拿走了。今天没有谁来过。2.任指,表示任何人。a)用在“也”或“都”前面,表示所说的范围之内没有例外:这件事谁也不知道。大家比着干,谁都不肯落后。b)主语和宾语都用“谁”,指不同的人,表示彼此一样:他们俩谁也说不服谁。c)两个“谁”字前后照应,指相同的人:大家看谁合适,就选谁当代表。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成语评论

人生自古谁无死”这句成语,像一面镜子照出生命的必然规律。有人问:“既然人终有一死,这话说出来有什么意义?”其实它的价值恰恰在于提醒人们:正因为终点明确,才更要认真对待脚下的每一步。就像农民种地时知道秋天会来,但依然会精心照料每一株秧苗。

翻开历史书页,南宋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留取丹心照汗青”回应了这句成语。他的选择证明:肉体终会消亡,但精神可以跨越时间。这或许能解答另一个常见疑问:“面对死亡,人能做些什么?”答案藏在那些被铭记的故事里——创造价值、传递善意、守护信念,都能让有限的生命变得厚重。

现代职场中,这个成语常被误解为消极的认命。有位程序员朋友却说出了新解:“每次项目截止日逼近时,这句话反而让我冷静——既然加班不可避免,不如集中精力解决核心问题。”这种转化思维揭示了成语的现代生命力:承认客观限制,反而能获得行动的自由。

在文学作品中,《红楼梦》里贾宝玉看破红尘的桥段,恰似这句成语的艺术化表达。但作者曹雪芹没有止步于哀叹,而是用整部巨著构建了永恒的艺术宇宙。这启发我们思考:当说“谁无死”时,重点不应在“死”字上,而在“自古”承载的文化传承里。

我常想,这个成语最妙处在于它的平衡智慧。既不像盲目乐观者回避终点,也不像悲观者困在阴影里。就像登山者清楚山顶不是归宿,但依然享受攀登过程。或许真正的启示在于:当我们接纳生命的完整面貌,反而能更自在地活出属于自己的版本。

下次看到初春枝头绽放的樱花,不妨用新的视角观察:花瓣终将飘落,但绽放时的绚烂早已定格成风景。生死之间,每个当下都在构建永恒。正如古希腊哲人说的:“重要的不是活了多久,而是记住了多少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或许才是理解这句古老成语的现代钥匙。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造句

  1. 造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哪个拉屎不用纸!
  2. 造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3. 造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4. 造句 人如果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叫饲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 造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写作业。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作业。
  6. 造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啊个拉屎不用纸。
  7. 造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要有新成就,就要有点精神。就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有一股激情,有一种拼搏精神。
  8. 造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只要死得其所。
  9. 造句 俗话说的好,人为妞死,鸟为母鸟死,俗话还说了人生自古谁无死,早死晚死都要死。。
  10. 造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压力面前我挺住,挫折面前我努力抬头,微笑笑,泪奔跑,只为自己死之前,不会庸碌一生的度过,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