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èn rén zǎi gē
成语解释:宰:杀;割:切。听凭别人宰杀与欺辱,没有反抗的能力
成语出处:林语堂《机器与精神》:“中国之肯忍辱含垢,任人宰割,只以吞声忍气工夫对付,西人真不能望我们的项背。”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无力反抗
繁体字形:任人宰割
英文翻译:To be slaughtered
任:[rèn]1.使用;委派:任人唯贤。任命。2.担当或承受:任课。任劳任怨。3.职务;责任:到任。担负重任。4.介词。由着;听凭:任其自然。去哪里任你自己决定。5.连词。不论;无论:任你怎么说,我也不同意。6.量词。用于担任职务的次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7.古又同“妊”。[rén]1.用于地名,如任丘、任县(均在河北)。2.姓。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宰:1.主管;主持:主宰。2.古代官名:县宰。邑宰。3.姓。4.杀(牲畜、家禽等):屠宰。杀猪宰羊。5.比喻向买东西或接受服务的人索取高价:挨宰。宰人。
割:1.截断;放弃:割草。割爱。2.古指宰杀:割羊。割鸡焉用牛刀。
生活中哪些场景容易让人联想到“任人宰割”这个成语呢?比如小张刚入职新公司时,发现自己的工作任务被其他同事随意安排,连拒绝的机会都没有。他私下嘀咕:“我这不就像砧板上的鱼吗?谁都能切一刀。”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小张会觉得自己像砧板上的鱼?”其实成语中的“宰割”二字特别形象——鱼被放在案板上时,既不能逃跑也无法反抗,只能被动接受处理。这种无力掌控自身处境的状态,正是成语想要传递的无奈感。
再举个贴近生活的例子:王阿姨在菜市场买鱼,摊主热情推荐道:“这条鱼最新鲜!我帮您处理好?”结果鱼刚称完重就被迅速刮鳞掏鳃,王阿姨连说“不用处理”都来不及。这种看似好心的服务,反而让人产生了“被安排”的微妙不适。
有人可能疑惑:“这种情况也算任人宰割吗?”关键在于主动权是否被剥夺。就像网购时遇到自动续费套路,明明是自己花钱买的会员,到期后却被系统默默扣款,这种“被安排”的消费体验,同样暗含成语中被动承受的意味。
个人观察发现,现代社会中“隐形宰割”更值得警惕。比如某些APP的用户协议,动辄上万字的条款藏着关键权限说明。当我们习惯性点击“同意”时,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躺平任人安排”?这提醒我们:保持清醒判断力,才是避免成为“砧板之鱼”的关键。
与其担心成为被宰割的对象,不如主动掌握沟通技巧。就像谈判桌上,提前准备替代方案能让对方明白“我不是随便能切的鱼肉”。生活中的主动权,往往藏在提前准备的预案里,藏在敢于说“我需要时间考虑”的勇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