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āng yàn wàn zhàng
成语解释:光焰:光辉。形容极其辉煌灿烂
成语出处:唐 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形容新生事物前程远大
繁体字形:光燄萬丈
英文翻译:cast its radiance far and wide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焰:火苗:火焰。气焰。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丈:1.长度单位,10尺等于1丈,10丈等于1引。1市丈合3又1/3米。2.丈量(土地):清丈。春耕前要把地丈完。3.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丈。4.丈夫(用于某些亲戚的尊称):姑丈(姑夫)。姐丈(姐夫)。
在文学作品中,"光焰万丈"常用来描绘宏大场景。比如小说里写到:"当朝阳跃出地平线,霞光穿透云层,整片原野仿佛被点燃,那光焰万丈的景象让在场所有人屏住了呼吸。"这种用法不仅呈现视觉冲击力,更暗含事物发展到巅峰状态的隐喻。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形容自然现象吗?其实不然。在科技纪录片解说词中,解说员这样说道:"量子计算机诞生的那个凌晨,实验室的灯光彻夜未息,科研人员都知道,这束光焰万丈的科技之火将照亮人类未来二十年。"这里将抽象的科学突破转化为具象的光影画面,既通俗又富有感染力。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生活中也能巧妙运用。记得某次社区文艺汇演,主持人这样介绍压轴节目:"接下来这支老年舞蹈队,要用他们燃烧的激情证明——生命的精彩从不分年龄,夕阳同样能绽放光焰万丈!"话音未落,台下已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种用法既保留成语的壮丽底色,又赋予其温暖的人文关怀。
需要留意的是,"光焰万丈"与"光芒四射"存在微妙差别。前者侧重整体性的辉煌态势,常用来形容事物处于鼎盛阶段,比如形容某个黄金时代;后者更强调光源体自身的辐射状态,比如描述舞台中央的明星。这种差异在写作时需要根据语境精准把握。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大的魅力在于其动态张力。它不单是静态的光影描写,更包含"由内而外迸发、持续扩散增强"的意象。就像我们形容某个开创性理论时说:"相对论的光焰万丈,不仅照亮了二十世纪物理学界,更重塑了人类认知宇宙的方式。"这样的表达,把学术突破的深远影响具象化为可见的光影图景。
随着语言发展,"光焰万丈"正在突破传统语境。某游戏角色台词这样设计:"当信念凝聚成火种,平凡的灵魂也能迸发光焰万丈。"这种用法将物理层面的光芒转化为精神力量的象征,既符合年轻群体的表达习惯,又延续了成语的核心意象,堪称传统与现代的巧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