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ū qì tǒng
成语解释:指没有恰当的由头而被人当作发泄怨恨的对象
成语出处:艾煊《大江风雷》第二部:“他不愿向她发火,不愿拿她当出气筒子。”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出氣筩
英文翻译:Air outlet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筒:1.粗大的竹管:竹筒。2.较粗的管状器物:笔筒。烟筒。邮筒。用铁皮卷个筒。3.衣服等的筒状部分:袖筒儿。袜筒儿。长筒靴。也作统。
哎,说到“出气筒”这个成语,大家是不是觉得特别有画面感?说白了,它就是形容一个人莫名其妙成了别人撒气的对象。比如同事小王刚被老板骂完,转头就对实习生小李挑三拣四——这时候小李就成了典型的“出气筒”。
那问题来了:为啥总有人会被当成出气筒呢?其实啊,这事儿跟情绪转移脱不了干系。就像家里老妈被邻居大妈怼了,回家可能把火气撒在老爸身上——老爸这时候就成了“人形灭火器”。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情绪链要是不断开,搞不好全家都得跟着遭殃。
不过嘛,被当出气筒就一定不好吗?嘿,这得看情况。比如朋友失恋了找你哭诉,你当回“情感垃圾桶”反而能增进感情。关键是要分清楚对方是真心需要倾诉,还是单纯拿你当靶子。记得上个月老张被客户骂惨了,转头却请我喝了奶茶,这哪是出气筒?简直是送温暖的活菩萨!
有人问:“难道当出气筒就活该受气?”非也非也!我之前在健身房见过个狠人——他被领导骂完,直接跑到拳击房对着沙袋猛捶,沙袋可不就成了最称职的出气筒?这招既没伤到别人,还锻炼了身体,简直是一石二鸟的典范。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个扎心的事实:咱们可能都无意中当过别人的出气筒。上周三我在地铁里被踩了脚,那人刚被领导训完呢。不过转念想想,与其憋着生闷气,倒不如学学我家楼下王大爷——他每次被老伴唠叨,就去公园跟人下棋,美其名曰“转移战场”。
说到底,出气筒这事儿就像打太极,得讲究个你来我往。真要遇到被当出气筒的情况,要么像弹簧一样软处理,要么干脆学壁虎断尾求生。毕竟谁还没点脾气呢?关键是要找到既不伤己又不伤人的平衡点。下次要是再碰上这种情况,不妨试试深呼吸三秒钟,说不定就海阔天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