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āo gēng huǒ zhòng
成语解释: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成语出处:宋 陆游《雍熙请机老疏》:“山宿山行,平日只成露布;刀耕火种,以今别是生涯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原始农业耕作
繁体字形:刀畊火種
英文翻译:slash-and-burn cultivation
刀: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刀。镰刀。铡刀。铣刀。一把刀。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刀。朴刀。刺刀。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双刀电闸。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5.姓。
耕:用犁翻地松土:耕田。机耕。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种:[zhǒng]1.物种的简称:小麦是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小麦属的一种。虎是哺乳动物猫科豹属的一种。2.人种:黄种。黑种。白种。3.类别;种类:工种。兵种。语种。4.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高粱种。麦种。传种。配种。5.指胆量或骨气(跟“有、没有”连用)。6.表示种类,用于人和任何事物:两种人。三种布。各种情况。菊花的颜色有好几种。7.姓。[zhòng]种植:种田。种麦子。种棉花。种牛痘。[chóng]姓。
说到“刀耕火种”这个成语,你别说,还真有人觉得它只是古代农耕的写照。比如村里老王总念叨:“现在年轻人搞直播带货是快,但咱们祖辈刀耕火种打下的根基不能忘啊!”这例子里的“刀耕火种”既点出了传统农业的艰辛,又暗含对原始生产力的尊重。
这时候问题来了:刀耕火种真的只是落后的代名词吗?嘿,咱换个角度看,这种耕作方式虽然效率低,但它讲究的是“轮作休耕”,反而比现在某些化肥催熟的农田更环保。你瞅瞅云南的哈尼梯田,千年前就是靠类似刀耕火种的智慧实现生态循环,现在不还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代人用这个成语多半带点调侃。比如公司开例会,同事吐槽新系统上线时说:“咱们这数字化改革可别整成刀耕火种,原始部落用高科技工具啊!”这里既保留了成语的本意,又巧妙带出了对技术落地不彻底的担忧。
要我说啊,刀耕火种背后的核心是“适应自然”的生存智慧。现在总说可持续发展,其实古人早就身体力行了——烧荒后的草木灰当肥料,刀耕后让土地自然恢复肥力。这种与自然共生的理念,搁在今天搞有机农业的老张身上,人家种的蔬菜不用农药,亩产虽然少三成,但每斤能多卖五块钱,你说这是不是新世纪的“刀耕火种”?
最后提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有些生态农场主反而在复刻刀耕火种模式。他们不用机械翻土,改用人工除草;不施化肥,全靠秸秆还田。虽然产量比不上现代化农场,但主打的就是个“原生态”概念。你看,老祖宗的法子换个包装,照样能在新时代找到生存空间。这大概就是文化传承的奇妙之处吧,老树发新芽,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开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