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ā máo guī bèi
成语解释:刮:用锋刃平削。从乌龟背上刮下毛。比喻事情很难成功
成语出处:宋·苏轼《东坡》:“刮毛龟背上,何时得成毡?”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刮毛龜背
英文翻译:Glabrous glans
刮:1.用刀等贴着物体的表面移动,把物体表面上的某些东西去掉或取下来:刮胡子。刮锅。刮下一层皮。2.在物体表面上涂抹(多用于糨糊一类稠东西):刮糨子。3.搜刮(财物)。4.(风)吹:又刮起风来了!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龟:[guī]爬行动物。背腹有甲。有些种类的龟,头、尾和脚可缩入甲内。在水中或陆上都能生活,寿命很长。有的龟甲可供药用。[jūn]同“皲”。[qiū]1.〔龟兹〕2.古地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设置龟兹都督府。后并入安西都护府。3.唐代安西四镇(军镇)之一,先后受安西都护府及安西节度使统辖。4.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
背:[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刮毛龟背”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怪?字面意思是在乌龟背上刮毛,可乌龟本来就没毛啊!这其实比喻做一件费力不讨好、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事。比如有人想用勺子挖穿一座山,还信心满满地说“只要坚持就能成功”——这不就是典型的“刮毛龟背”吗?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用这么奇怪的比喻?”其实古人用“龟背”强调事物的天然属性,就像鱼天生会游泳、鸟注定要飞翔。硬要改变本质规律,就像强迫乌龟长毛再刮掉,纯属瞎折腾。比如老板让程序员一天写出一个堪比微信的APP,员工心里大概会默念:“这简直是刮毛龟背!”
生活中这类例子还真不少。记得我邻居非要教他家柯基犬爬树,每天举着狗爪子往树干上按。三个月过去,狗没学会爬树,倒是得了抑郁症。这种违背生物本能的行为,和成语说的道理一模一样——方向错了,努力只会放大错误。
那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的经验是:先分辨“困难”和“不可能”。学习新技能需要突破舒适区,这叫克服困难;但让成年人重新长高20厘米,这就属于“刮毛龟背”。前者值得坚持,后者不如及时调整目标。就像有句话说的:“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这个成语在古代还有警示作用。明朝有本县志记载,某县令非要让治下盐碱地种水稻,结果颗粒无收不说,还引发饥荒。百姓在县衙门口贴了幅画——乌龟背上一把剃刀,配文“青天老爷妙计安天下”。你看,连古人都懂:尊重客观规律,比盲目努力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