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xīn wàn kǔ
成语解释: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辛劳艰苦。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我受了些热血相喷,万苦千辛,恰便似翻滚滚的雪浪里逃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千辛萬苦
英文翻译:go through untold hardships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辛:1.辣:辛辣。2.辛苦:辛勤。艰辛。3.痛苦:辛酸。4.天干的第八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八。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千辛万苦”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常用来形容达成目标的过程异常坎坷。比如有人问:“为什么这个成语总让人联想到坚持?”其实答案藏在它的使用场景里——它既承认了困难的存在,又暗含了突破困境后的成就感。
举个现实中的例子:一位创业者为了推出新产品,跑遍十几个城市调研市场,熬夜修改方案几十次,甚至抵押了房子筹集资金。旁人可能会说:“他真是经历了千辛万苦啊!”这时候的“千辛万苦”不仅是客观描述,更传递出一种敬佩——毕竟没有这些波折,成功的故事就少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自问:为什么人们更愿意用“千辛万苦”而不是简单说“很辛苦”?自答:因为这个成语自带画面感。比如《西游记》里唐僧取经遭遇的八十一难,如果用“很辛苦”形容,就像喝白开水一样平淡;而说“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瞬间让人联想到火焰山、盘丝洞等具体挑战,故事的厚重感就出来了。
有个现象挺有意思:老一辈人用这个词时,往往带着欣慰的笑容。比如外婆回忆年轻时步行三十里山路背粮食,会说“那时候千辛万苦把你们拉扯大”。这里既没有抱怨,也不是炫耀,更像在说:“看,那些曾经以为过不去的坎,最后都成了垫脚石。”这种态度或许正是成语的生命力所在——它把苦难转化成了值得讲述的历程。
从个人角度看,现代社会虽然少了些“物理层面的千辛万苦”,但职场竞争、心理压力等新型挑战同样在考验着人们的韧性。当朋友通宵完成项目后说“总算搞定了”,不妨笑着接一句:“你这可是新时代的千辛万苦啊!”既认可对方的付出,又给紧绷的情绪加了点幽默的缓冲剂。
最后想提个反常识的观点:千辛万苦未必总是悲情叙事。就像登山者明知路途艰险仍选择出发,过程中的每一次喘息、每一滴汗水,最终都会成为顶峰看日出时,那句“值得了”的底气。或许这才是这个成语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重要的不是吃了多少苦,而是你为何选择奔赴这场艰苦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