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ài
  • guó
  • qiú
  • ró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ài guó qiú róng

成语解释:荣:荣华富贵。指出卖国家利益谋取个人荣华富贵。

成语出处:宋 洪迈《容斋续笔 朱温之事》:“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擢用。全忠薄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賣國裘榮

英文翻译:seek after glory by selling out one 's own country

卖国求荣的意思

卖:1.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卖房子。把余粮卖给国家。2.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祖国或亲友:卖国。把朋友给卖了。3.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卖劲儿。卖力气。4.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卖功。卖弄。卖俏。5.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卖炒腰花。6.姓。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求:1.请求:求救。求教。求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进。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求学问。实事求是。刻舟求剑。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关系。供过于求。5.姓。

荣:1.草木茂盛:欣欣向荣。本固枝荣。2.兴盛:繁荣。3.光荣(跟“辱”相对):荣誉。荣耀。虚荣。荣获冠军。4.姓。

成语评论

卖国求荣”这个成语听起来挺重的,但它到底怎么用呢?举个真实的例子:南宋时期,秦桧为了个人权势,主张向金国求和,甚至诬陷抗金名将岳飞,最终留下千古骂名。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卖国求荣”——用国家利益换取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人宁愿背负骂名也要这么做?其实,人性中的贪婪和短视往往是推手。比如小说里常见的反派角色,像《射雕英雄传》中的完颜洪烈,一边勾结外敌,一边许诺给下属高官厚禄。他们总以为“别人发现不了”,或是“拿到好处就跑”,但历史证明,这种投机心态最终只会反噬自己。

现代社会中,“卖国求荣”还适用吗?举个例子:某国官员偷偷向他国出售军事机密,换取巨额贿赂。这种行为看似“聪明”,实则破坏了国家安全根基。有趣的是,这类人往往低估了两件事:一是国家维护主权的决心,二是民众对背叛者的零容忍。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一个现象:有些人觉得“卖国”离自己很远,但小到泄露公司核心技术,大到在文化交流中故意贬低本国文化讨好外人,其实都是同一种思维模式的变种——用伤害集体利益的方式换取个人短期利益。

有个问题值得深思:我们该如何避免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我的观察是,关键在培养“底线意识”。就像渔民知道不能炸鱼毁掉整个渔场,我们也要明白:国家强大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无数人守护底线才积累起来的。与其幻想走捷径,不如踏实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最后想说,成语之所以流传千年,是因为它戳中了人性永恒的矛盾。但换个角度看,“卖国求荣”的故事也在提醒我们:真正的荣耀,从来不是靠出卖获得的。就像种树,或许别人家的果园看起来果实诱人,但把自己园子里的树养好,才是能吃一辈子的甜果子。

卖国求荣的造句

  1. 造句 他是一个卖国求荣的大汗奸。
  2. 造句 我们必须除掉这些卖国求荣、祸国殃民的汉奸。
  3. 造句 秦桧臭名昭著,为了惩罚这个卖国求荣的奸贼,世人让他永远“跪”在岳王坟前。
  4. 造句 这个人卖国求荣,最后东窗事发,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5. 造句 这种卖国求荣、残害忠良的奸臣,真是死有余辜。
  6. 造句 卖国求荣的人必然臭名远扬。
  7. 造句 这个卖国求荣的汉奸,竟然认贼作父。
  8. 造句 卖国求荣的人不会有好结果。
  9. 造句 卖国贼对侵略者奴颜婢膝,干着卖国求荣的勾当。
  10. 造句 他甘当特务,为帝国主义效劳,是一个卖国求荣的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