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àn
  • zhì
  • hào
  • f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uàn zhì hào fán

成语解释: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卷帙浩繁,也恐一时纸价腾贵,赀力不给。”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比喻书籍众多纷繁

繁体字形:卷袟浩繁

英文翻译:books are numerous

卷帙浩繁的意思

卷:[juàn]机关里保存的文件:卷宗。调卷。查卷。[juǎn]1.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把竹帘子卷起来。卷起袖子就干。烙饼卷大葱。2.一种大的力量把东西撮起或裹住:风卷着雨点劈面打来。汽车卷起尘土,飞驰而过。她卷入了这场争论。3.裹成圆筒形的东西:铺盖卷儿。把挂历裹成一个卷儿寄出去。4.(卷儿)卷子(juǎn·zi):花卷儿。金银卷儿。5.用于成卷儿的东西:一卷纸。一卷铺盖。

帙:1.古代书画外面包着的布套。2.量词。一套线装书叫一帙。

浩:1.盛大;巨大:浩大。浩繁。2.多:浩博。浩如烟海。

繁:[fán]复杂;繁多:纷繁。繁星。[pó]姓。

成语评论

卷帙浩繁”这个词,乍一听可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它形容的是书籍或文献数量庞大、内容繁杂,比如走进图书馆古籍区,看到满架泛黄的线装书,那种扑面而来的厚重感,就能用这个词贴切形容。

自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书籍上吗?答:其实不然。现代人面对海量数字资料时同样适用。比如某程序员接手遗留代码库,面对数万行未经注释的代码,完全可以说“这卷帙浩繁的代码让人无从下手”。这种扩展用法既保留原意,又符合时代特征。

有个真实案例:某历史系研究生为写论文,三个月内翻遍档案馆两千多份手稿。当被问及研究进展时,他苦笑道:“卷帙浩繁的材料里淘金,比挖矿还费眼力。”这个例子生动说明,信息过载时代更需要筛选能力。

自问:如何避免被“卷帙浩繁”压垮?答:个人经验是建立“信息优先级”。就像整理书库需先分类编目,处理复杂任务时,我会用颜色标签区分文档紧急程度。这种方法虽不新颖,但能有效缓解面对庞杂事务的焦虑感。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本身也印证了汉语的精准性——四字就能勾勒出书卷堆积如山的画面。反观当下短视频盛行,或许正是对“卷帙浩繁”文本信息的逆反。但文字承载的深度思考,仍是视频难以替代的独特价值。

面对知识海洋,不必强求尽览。就像老图书管理员说的:“重要的不是记住每本书的位置,而是知道去哪本书里找答案。”这种智慧,或许就是破解“卷帙浩繁”困局的钥匙。

卷帙浩繁的造句

  1. 造句 如此一部卷帙浩繁的小说还得了矛盾文学奖,所以对其思想深度就要抱怀疑态度了。
  2. 造句 一个心怀天下的人,如何能将生命浪费在卷帙浩繁的书本中!
  3. 造句 明天还得继续与卷帙浩繁的资料打交道。
  4. 造句 在卷帙浩繁的书城里迷路,眼是乱的,心是花的。
  5. 造句 唐代的咏别诗可谓卷帙浩繁,难以数计,其中佳作迭出,指不胜屈。
  6. 造句 中国传统道德卷帙浩繁,博大精深。
  7. 造句 这种传统不仅表现在卷帙浩繁的彝文典籍中,而且深深积淀在彝族人民的心灵里。
  8. 造句 有元以来的汉籍文献卷帙浩繁,内容丰富包括刑事法律规范,民事法律规范,社会组织方式,婚姻家庭习惯法。
  9. 造句 在苏轼卷帙浩繁的散文作品中,文学散文尽管数量不多,却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
  10. 造句 西方文论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卷帙浩繁,是属于全人类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

"卷帙浩繁"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