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ēng
  • lèi
  • xi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ēng lèi jù xià

成语解释:俱:都。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痛、哀伤的样子。

成语出处:《晋书 王彬传》:“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聲涙俱下

英文翻译:make a pitiful plea

声泪俱下的意思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泪:眼泪;泪液:泪痕。热泪。泪如雨下。烛泪。

俱:[jù]全;都:百废俱兴。面面俱到。[jū]姓。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成语评论

声泪俱下”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边哭边说,声音哽咽、泪水直流”,常用来形容人情绪极度激动时的状态。比如,一位老教师在退休演讲中回忆起学生时代的点滴,突然哽咽得说不出话,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这时候就可以说:“她讲到动情处,声泪俱下,台下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声泪俱下”而不是直接说“哭得很伤心”?关键在于这个成语的“画面感”。比如电影里有个角色在法庭上控诉不公,他既没有摔东西,也没有大吼大叫,而是用颤抖的声音讲述自己的遭遇,同时眼泪止不住地流。这种克制却强烈的情绪,用“声泪俱下”描述,比单纯说“痛哭”更能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矛盾与坚持。

个人觉得,现代人用这个成语的场景其实很广泛。比如朋友深夜打电话倾诉分手经历,虽然隔着手机看不到眼泪,但对方沙哑的声音和断断续续的叙述,同样能让人联想到“声泪俱下”。不过要注意场合——工作中汇报项目失败时如果真哭出来,可能反而不如用坚定语气承认错误更显担当。

再举个例子:某公益广告里,留守儿童对着镜头说“我想妈妈”,刚说完就扭头擦眼泪。这个瞬间既没有夸张的哭声,也没有冗长的台词,但孩子努力压抑却失败的眼泪,配上那句简单的话,恰恰完美诠释了“声泪俱下”的力量——它不需要华丽的语言包装,真实的情感本身就足够震撼。

语言是活的工具,成语也要与时俱进。现在年轻人说“破防了”“泪崩”虽然新鲜,但“声泪俱下”依然有不可替代的文学价值。下次遇到需要同时表达强烈情感和语言输出的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感染力。

声泪俱下的造句

  1. 造句 他声泪俱下地诉说日本*子的罪恶。
  2. 造句 说起往事,他又后悔又难过,声泪俱下,大家都很感动。
  3. 造句 看他说得声泪俱下,所有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4. 造句 她声泪俱下地对老师说,她的奶奶去世了。
  5. 造句 他站在演讲台上说得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只求大家能抛弃成见,共赴国难。
  6. 造句 说起父亲的死,他禁不住声泪俱下。
  7. 造句 他每当忆起旧社会所经历的苦难,就不禁声泪俱下。
  8. 造句 因为确实受了委屈,她在向老师诉说时,声泪俱下。
  9. 造句 他站在演讲台上说得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只求大家能拋弃成见,共赴国难。
  10. 造句 赵英谈着谈着,心里一阵酸楚,几乎是声泪俱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