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iān cì zhī fú
成语解释:天赐的恩惠或怜悯的仁慈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天赐的恩惠
繁体字形:天賜之福
英文翻译:Blessed by heaven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赐:1.旧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把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赐予。2.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赐教。赐顾。请即赐复。3.敬辞,指别人给的东西或好处:厚赐受之有愧。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福:1.幸福;福气(跟“祸”相对):福利。享福。造福。2.旧时妇女行“万福”礼:福了一福。3.(Fú)指福建:福橘。4.姓。
“天赐之福”常用来形容意外获得的好运或恩惠,但它的意义真的仅限于“天上掉馅饼”吗?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张刚入职公司三个月,就赶上部门重组,原本竞争激烈的主管岗位突然空缺,他因为专业对口被直接提拔。同事都说这是“天赐之福”,但没人注意到他每晚都在研究行业报告。这里隐含的问题是——所谓幸运,是否藏着未被察觉的必然?
再看另一个场景:暴雨突袭的傍晚,李阿姨正发愁怎么接孙子放学,邻居王叔碰巧开车路过主动帮忙。这看似偶然的帮助,其实源自她上周帮王叔收过晾晒的被子。这时候的“天赐之福”,更像是人际关系的善意回流。这提醒我们思考:福气有没有可能来自日常积累的因果?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所有好运都能找到人为因素?”也不尽然。比如老刘随手买的彩票中了二等奖,这类纯粹的概率事件确实存在。但有意思的是,中奖后他选择用这笔钱送女儿出国深造,而非挥霍消费——福气的延续方式,依然取决于接收者如何驾驭这份“意外之喜”。
在个人看来,“天赐之福”更像是一面镜子:它既映照出命运的随机性,也反射出个体准备度的差异。就像农民等待春雨,土地翻耕得当的田亩,总比荒草丛生的地块更能承接甘露。与其被动等待天降鸿运,不如先打磨好自己的“接福容器”。
最后看个反向案例:创业团队意外获得投资人青睐,却在签约前夜因为账目混乱错失机会。这说明“天赐之福”往往自带有效期,关键看我们是否具备识别和把握的能力。所谓福至心灵,或许正是这种在机遇闪现时能迅速反应的智慧。
下次遇到看似偶然的好运时,不妨多问自己:这份幸运里,有多少是环境变量,又有多少是自我成长函数计算的结果?保持开放而不依赖,准备而不强求,或许才是与“天赐之福”共处的健康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