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èn bù gù shēn
成语解释: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奮不顧身
英文翻译:to forget about one 's own
奋:1.鼓起劲来;振作:振奋。兴奋。勤奋。2.摇动;举起:奋臂高呼。奋笔疾书。3.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顾:1.回头看;泛指看。例:回顾。举目四顾。2.拜访:三顾茅庐。3.照管;注意:奋不顾身。顾大局。4.商店或服务行业称前来购买货物或要求服务:惠顾。顾客。5.文言副词。反而:足反居上,首顾居下。6.文言连词。但是;只是:虽年高,顾精神不减。
身: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好家伙,"奋不顾身"这词儿听着就带劲儿!咱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去年隔壁小区着火,有个外卖小哥扔下车就冲进楼道背老人,那黑烟呛得人睁不开眼,他愣是来回跑了三趟。您说这算不算奋不顾身?要我说啊,这就是骨子里的热血在燃烧,关键时刻根本顾不上想自个儿。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年轻人还流行这种精神吗?前阵子我表弟参加防汛救灾,背着沙袋在齐腰深的水里泡了整宿。他后来跟我说:"当时真没想当英雄,就觉得这事儿必须有人干。"您品品,这种不掺杂算计的纯粹劲儿,可不就是"奋不顾身"最鲜活的注脚么?
哎对了,您知道这词儿还能用在创业上不?我认识个大姐把房子抵押了搞农产品直播,村里二十多户贫困户跟着她干。有人劝她悠着点,她倒好,拍着胸脯说:"赔了就当给乡亲们蹚条路!"您说这是不是新时代的奋不顾身?要我说啊,敢拿身家性命赌个未来,这魄力真不是谁都学得来的。
不过咱也得掰扯清楚,奋不顾身可不等于愣头青啊!去年登山队遇险那事儿记得吧?专业救援队是带着设备有计划地施救,跟那些瞎冲乱撞的驴友完全两码事。您说这道理在理不?关键时刻的勇敢,还真得搭上脑子才够味儿。
要我说啊,这成语就像麻辣火锅,吃着过瘾但得掌握火候。就像我那个开宠物医院的朋友,疫情最重的时候天天住店里,就为了照顾被隔离主人留下的毛孩子。您问他图啥?他嘿嘿一笑:"见不得小生命受罪呗!"您瞧,这种发自本能的善良,可比书本上的解释生动多了。
说到底,奋不顾身这事儿吧,就像春天冒芽的嫩柳,挡都挡不住。它可能藏在外卖小哥的电动车后箱里,也可能躲在创业者的财务报表底下。哪天您要是碰上了这种豁出去的瞬间,保准能懂——那可不是什么高大上的选择,纯粹是心里头那团火,烧得人坐不住啊!
您说现在这世道还需要奋不顾身吗?要我说,哪天医院里没人敢给陌生人献血了,哪天火灾现场只剩围观拍照的了,那才真叫完犊子呢。不过看着街边总有人扶摔倒的老人,看着暴雨天还有人在疏通下水道,嘿,这人间到底还是热气腾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