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ǒu
  • kǒu
  • p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ǒu kǒu rú píng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成语出处:唐 道世《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说话谨慎

繁体字形:守口如缾

英文翻译:tight-lipped

守口如瓶的意思

守:1.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守卫。坚守阵地。2.遵循;遵守:守约。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门。守着病人。4.挨着;靠近: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瓶:瓶子;瓶儿:油瓶。药瓶儿。

成语评论

守口如瓶”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像瓶口被封住一样严守秘密”。比如公司研发新产品时,参与项目的工程师小张被同事问起细节,他笑着摆摆手:“这个真不能说,签过保密协议的。”这种场景下,“守口如瓶”既是对职业操守的坚守,也是对团队信任的珍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严守秘密?试想朋友深夜向你倾诉家庭矛盾,若第二天满城皆知,这份信任将瞬间瓦解。去年邻居王阿姨就因把儿媳的工作变动说漏嘴,导致婆媳关系紧张三个月。可见“守口如瓶”不仅是嘴上的谨慎,更是对他人情感的守护。

在历史故事里,这个品质往往关乎生死存亡。《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刘备听见惊雷故意失态,正是用“不守秘密的胆小鬼”形象瞒过对方。这种“守口如瓶”的智慧,有时比千军万马更有力量。

现代职场有个有趣现象:越是高层管理者,咖啡间闲聊时越少谈论工作。某科技公司总监曾和我分享:“知道得越多,越要练习‘选择性沉默’。不是故作神秘,而是避免片断信息引发误解。”这让我想到,真正的“守口如瓶”不是机械的闭口不言,而是对信息价值的精准判断。

当看到年轻人把“我这人藏不住话”当优点炫耀时,我倒觉得需要辩证看待。去年同学聚会,小李炫耀自己提前得知的裁员名单,结果引发集体恐慌。事后证明消息有误,但造成的裂痕已难修复。或许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懂得“守口如瓶”反而成为稀缺的修养。

黄昏的茶馆里,常能听见老人用盖碗茶比划:“做人就像这茶碗,该合上的时候要严丝合缝。”他们用岁月积累的智慧告诉我们:言语的阀门控制得当,既能保护自己,更能温暖他人。当风吹过窗棂,茶香袅袅间,或许这就是“守口如瓶”最生动的诠释。

守口如瓶的造句

  1. 造句 他对那事一直守口如瓶。
  2. 造句 守口如瓶,防意如诚;宁可负我,切莫负人。
  3. 造句 对于她的身世,他始终守口如瓶,从未对人讲过。
  4. 造句 他守口如瓶,没有透露任何消息。
  5. 造句 他明明知道全部秘密,却守口如瓶,也不知安的什么心?
  6. 造句 此事涉及国防机密,当然要守口如瓶。
  7. 造句 他很清楚这件事,但他就是守口如瓶,不肯说出真相。
  8. 造句 这种关系他人名誉的事,我就是知道了,也会守口如瓶。
  9. 造句 我是下流的,我准备把他偷出来,我要你守口如瓶,别泄漏出去。
  10. 造句 伙计,我只是想赚点零花钱,我会守口如瓶的。我发誓,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