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ì tiān mò dì
成语解释:比喻人没有能力或没有什么作为。
成语出处:明 王守仁《传习录》下卷:“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既扣时也只是寂天寞地。”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无声无息,不声不响
繁体字形:寂天寞地
英文翻译:Lonely
寂:1.寂静:沉寂。寂寥。寂无一人。万籁俱寂。2.寂寞:枯寂。孤寂。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寞:寂静;冷落:寂寞。寞然。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说到“寂天寞地”,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个词有点生僻,但它其实特别适合描述一种“安静到极致”的状态。比如有人问:“这个词到底该用在哪里?”举个例子——深夜独自加完班,整栋办公楼只剩键盘声,窗外连车流都消失了,这种时候用“寂天寞地”是不是特别贴切?
有人可能会好奇:“这种成语和‘万籁俱寂’有什么区别?”其实区别在于画面感。“寂天寞地”更强调天地之间只剩孤独个体的存在感,像是凌晨三点坐在山顶看星空,四下无人,连风声都停了,仿佛整个世界都按了暂停键,这时候心里冒出来的就是这四个字。
我自己特别喜欢在旅行时用这个词。去年在西北戈壁滩露营,手机没信号,同伴都睡了,抬头看见银河横贯天际,那种既震撼又孤独的感觉,用“寂天寞地”来形容比“安静”“空旷”更有味道。这种体验让我意识到:现代人其实很需要这种脱离喧嚣的时空,它能让人重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还有朋友问:“这个词只能用在自然环境里吗?”当然不是!上周去老城区拍纪录片,走进一条被遗忘的胡同,墙皮剥落,木门紧闭,阳光斜斜地照在青石板上,那种被时间冻结的感觉同样适用。这时候用“寂天寞地”,既说环境冷清,又暗含这里曾经的热闹,比单纯说“没人”多了层时光的厚重感。
要注意的是,这个词自带“孤独但不凄凉”的微妙情绪。比如描写空巢老人的生活,如果说“家里寂天寞地”,既点出了空间的寂静,又暗示了子女在外打拼的背景,比直接说“冷清”更含蓄有力。这种表达方式特别适合不想把话说得太直白,又想传递复杂情感的场合。
有年轻作者问我:“现在用这种成语会不会显得老气?”我的经验是:好词不怕年代久。关键看用得是否精准。上次在创投会上听到创业者说“凌晨三点盯着数据报表,整个城市寂天寞地”,全场都记住了这个金句。合适的场景里,老词反而能碰撞出新火花。
说到底,语言就像调色盘,“寂天寞地”是那抹特别的青灰色。它可能不会天天用到,但当你想描绘那种连空气都凝固的静谧时,这个词就像量身定制的钥匙,能瞬间打开读者记忆里某个相似的时空抽屉。下次遇到合适的场景,不妨试试看——说不定能让你的文字多出三分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