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ián fù lì qiáng
成语解释:年:年岁;富:多;年富:未来的年岁多;指年轻;力:精力。年纪轻;精力旺盛。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 宋 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年富力強
英文翻译:be in the full vigour of life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富:1.财产多(跟“贫、穷”相对):富裕。富有。富户。农村富了。2.使变富:富国强兵。富民政策。3.资源;财产:富源。财富。4.丰富;多:富饶。富于养分。5.姓。
力:1.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力量;能力:人力。物力。目力。脑力。药力。理解力。说服力。战斗力。3.特指体力:大力士。四肢无力。用力推车。4.尽力;努力:力争上游。维护甚力。5.姓。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强国。富强。身强体壮。工作能力强。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强。责任心强,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强制。强渡。强占。强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强兵。强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强。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强。7.姓。[qiǎng]勉强:强迫。强笑。强辩。强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强。
“年富力强”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张经理虽然刚满三十,但已经是公司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同事们常说他“年富力强”——既有年轻人的冲劲儿,又积累了足够经验。这种状态就像刚烧开的沸水,既能快速翻腾又不会溢出锅外。
有人可能会问:“年富力强和普通的有干劲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持续力。就像邻居李姐经营社区菜鸟驿站,每天处理几百个包裹还能组织志愿活动,这种既能扛住高强度工作,又能保持清醒判断的能力,才是这个成语的精髓。
最近参加校友会时发现个有趣现象:那些创业成功的同龄人,往往把“年富力强”解读为“试错资本”。王学长分享他开垮两家餐厅后,第三家网红店终于爆火的故事时说:“三十岁摔得起跟头,爬起来的动作也比四十岁快半拍。”这个视角让我意识到,年龄优势本质是容错空间。
不过要注意,这个成语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健身房遇到位五十五岁的刘教练,他带学员做体能训练比年轻助教还利索。他说:“年富力强看的是状态,不是身份证数字。”这让我重新思考:或许真正的“年富”在于保持学习力,“力强”则体现在适应变化的能力。
在职场观察中发现,被贴上这个标签的人有个共同点:他们都擅长把时间切成“能力积木”。比如做设计的同事小陈,白天上班晚上学3D建模,周末还接插画私活。别人觉得他太拼,他却说:“现在不多搭几块积木,等反应慢了就垒不上去了。”这种紧迫感或许正是成语背后的深层含义。
最后分享个反常识的观点:年富力强阶段最适合培养“慢功夫”。认识位每天坚持写千字的技术主管,三年下来竟出了本行业专著。他说:“爆发力能赢百米赛,耐力才能跑马拉松。”这提醒我们,在精力最旺盛的阶段,别忘了给未来埋下持续生长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