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ēng
  • guǐ
  • pí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ēng guǐ pín hū

成语解释: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

成语出处:《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向人告贷求助

繁体字形:庚癸頻嘑

英文翻译:Genggui shouts frequently

庚癸频呼的意思

庚:1.天干的第七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七。2.年龄:同庚。

癸:天干的第十位。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十。

频:[pín]1.屡次,连次:频繁。频仍。频数(shù)(次数多而接连)。频率(lǜ)。频谱。捷报频传。2.危急:“国步斯频”。3.并列:“百嘉备舍,群神频行”。4.古同“”。[bīn]古同“”,水边地。

呼:1.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跟“吸”相对):呼吸。呼出一口气。2.大声喊:呼声。欢呼。呼口号。大声疾呼。3.叫;叫人来:直呼其名。一呼百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4.姓。5.形容风声等:北风呼呼地吹。

成语评论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庚癸频呼"这个成语时都会疑惑:这四个字组合在一起到底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成语背后藏着个有趣的故事。战国时期军队用"庚"代指粮食,"癸"代表饮水,当士兵们反复呼喊这两个字时,实际是在暗示物资匮乏需要补给。

举个例子更易理解。假设你是古代运粮官,巡查军营时听到此起彼伏的"庚癸"呼喊,就像现代人说"这月的工资还没发"时的潜台词。有个真实的历史案例: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被围赵军连续三天高呼"庚癸",最终等来了粮草支援。这说明及时传递困境信号对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现代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类似现象?当然有!初创公司创始人向投资人"要资源"时的各种暗示,就像商业版的"庚癸频呼"。我亲历过团队为赶项目进度,用"我们可能需要更多咖啡豆"来委婉表达需要增加人手。这种含蓄表达既能传达需求,又能保持体面,实在是职场生存的智慧。

但要注意使用分寸。就像古人不会随便喊"庚癸",现代人也不能滥用求助信号。有个朋友曾每周都跟领导说"工作量超标",结果真遇到紧急情况时反而得不到重视。关键要像成语典故那样,在真正需要时发出明确但得体的信号。

语言就像活化石,承载着古今相通的生存智慧。下次听到同事说"这个月预算有点紧",不妨想想:这不就是现代职场版的"庚癸频呼"吗?理解这种表达方式,既能读懂潜台词,也能在适当时候伸出援手。毕竟,互帮互助的精神从春秋战国到现在都没改变过。

"庚癸频呼"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