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āi zōng míng yì
成语解释:开:阐述;宗:主旨;明:说明;义:意思。本为《孝经》第一章篇名;它说明全书的主旨;后用来表示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说明主要意思。
成语出处:《孝经 开宗明义章》宋 邢昺题解:“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说话与写文章
繁体字形:開宗明義
英文翻译:make clear the purpose and main theme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开:1.使关闭着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开门。开锁。开箱子。不开口。2.打通;开辟:开路。开矿。墙上开了个窗口。开了三千亩水田。3.(合拢或连接的东西)展开;分离:桃树开花了。扣儿开了。两块木板没粘好,又开了。4.(河流)解冻:河开了。5.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开戒。开禁。开斋。开释。6.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开枪。开汽车。开拖拉机。火车开了。7.(队伍)开拔:昨天开来两团人,今天又开走了。8.开办:开工厂。开医院。9.开始:开工。开学。开演。10.姓。11.开金中含纯金量的计算单位(二十四开为纯金):这条金项链是十八开的。[英karat]12.开尔文的简称。1开是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3.趋向动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a)表示分开或离开:拉开。躲开。把门推开。窗户关得紧,打不开。b)表示容下:屋子小,人多了坐不开。这张大床,三个孩子也睡开了。c)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开了。d)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开了。天还没亮,大家就干开了。
宗:1.祖宗:列祖列宗。2.家族;同一家族的:同宗。宗兄。3.宗派;派别:正宗。禅宗。4.宗旨:开宗明义。万变不离其宗。5.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他的唱功宗的是梅派。6.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文宗。一代词宗。7.用于事情、货物、款项等:一宗心事。大宗款项。8.姓。9.西藏地区旧行政区划单位,大致相当于县。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开宗明义”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公司开年会时,老板拿着话筒就说:“今天咱们不绕弯子,先公布年终奖发放方案。”这种直击重点的发言,既化解了员工的焦虑,又让会议效率翻倍。这种开门见山的方式,恰恰体现了“开宗明义”的精髓。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场合特别需要开宗明义?想象你打开求职邮件,如果前两段都在讲公司发展史,关键岗位要求和薪资却藏在最后,这样的沟通就像迷宫寻宝。现代社会信息爆炸,能三句话讲清核心诉求的人,反而更容易获得信任与合作机会。
日常交流中如何巧妙运用?邻居张姐有次处理漏水纠纷,见面第一句就是:“我带了维修师傅来,咱们先确定责任划分,再讨论赔偿。”这种处理方式让原本可能扯皮两小时的事情,二十分钟就达成了共识。可见开宗明义不是生硬直白,而是建立清晰的沟通框架。
有人疑惑:直截了当会不会显得不够委婉?我曾在社区调解中发现,90%的误会都源于信息错位。上周物业发通知说“请勿在走廊堆积物品”,结果当天就有业主主动清理了三年未动的婴儿车。比起“为了营造美好环境”这类套话,明确指令反而更能触发行动。
从传播学角度看,人类注意力持续时间已缩短到8秒。这就好比短视频的黄金三秒原则——教师上课时先抛出悬念问题,导游讲解前预告神秘景点,这些都在无意中实践着“开宗明义”。信息洪流中,精准的起笔方式就像灯塔,能帮听众快速定位价值锚点。
最近帮朋友修改商业计划书,把原本30页的PPT浓缩成5页故事线。当投资人看到首页写着“用AI算法帮便利店降低20%损耗”时,眼睛明显亮了起来。这让我更确信:在这个快节奏时代,开宗明义不是选项,而是必备的沟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