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
拼音 [cè yǐn]
注音 ㄘㄜˋ ㄧㄣˇ
繁体 惻隱
是否常用

恻隐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恻隐cè yǐn

    基本解释

    恻隐 cèyǐn

    [compassion;pity] 见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即同情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辞典解释

    恻隐  cè yǐn  ㄘㄜˋ ㄧㄣˇ  

    见人遭遇不幸,而生不忍、同情之心。
    《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怜悯

网络解释

  1. 恻隐

    恻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è yǐn,意思是指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心中不忍。该词语在《孟子·公孙丑上》和《田家即事》等文献均有记载。

恻隐的单字解释

  • 悲伤:恻然。凄恻。
  • [yǐn]1.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2.伤痛:隐恻。3.怜悯:恻隐之心。[yìn]倚,靠:隐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

恻隐的近义词

【恻隐】的常见问题

  1. 1. 无欲无求,先发大慈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生灵之苦。

  2. 2.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3. 3.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4. 4. 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 

  5. 5. 看到这些骨瘦如柴的孩子,每个人都动了恻隐之心,纷纷慷慨解囊相助。

  6. 6. 看着一个个"坐不窥堂"的孩子,欣慰中也有一丝丝恻隐的感觉,很想搞个活动让孩子们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

  7. 7. 如此痛快淋漓地斩草除根之际,偶尔也会动了恻隐之心。

  8. 8. 他做得太绝了,一点恻隐之心都没有。

  9. 9. 看到老人一天到晚形影相吊的样子,她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准备为他找个老伴。

  10. 10. 在你的脑海有没有一寄扁舟的恻隐,那是我用前世五百年的祈求换来的等待,有风有雨的时候他不回随意的离开,风平浪静的时候他只会慢慢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