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jīn
  • mè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jīn bù mèi

成语解释:昧:隐瞒;金:原指金钱;现泛指钱物;拾到东西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拾金不昧

英文翻译:not to pocket the money one has picked up

拾金不昧的意思

拾:[shí]1.从地上捡起东西:拾麦穗儿。2.整理:拾掇。3.数目“十”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shè]轻步登上:拾级而上。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昧:1.糊涂;不明白:蒙昧。愚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认识)。2.隐藏:拾金不昧。昧良心。3.昏暗:幽昧。4.冒犯;冒昧:昧死。

成语评论

拾金不昧”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捡到别人的财物不藏起来,主动归还。比如,小明在公园长椅上发现一个鼓鼓的钱包,打开一看里面有现金和身份证。他没犹豫,立刻把钱包交到附近的派出所。工作人员夸他:“这孩子真是拾金不昧!”你看,面对意外之财不动心,这就是成语背后的核心精神。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谁还会主动还钱啊?其实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去年杭州一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捡到装着金饰的袋子,他顶着寒风在原地等了两小时,直到失主匆匆赶来。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挠挠头说:“这东西不是我的,拿着心里不踏实。”你看,普通人朴素的道德观,往往比大道理更有说服力。

为什么说拾金不昧特别可贵?试想你在商场丢了手机,正着急时接到保安电话说有人送来,这种失而复得的惊喜,是不是能让你对人性多几分信心?这种行为看似小事,实际在维系着社会的基本信任。就像拼图游戏,每个人的诚信举动都在拼凑出更美好的公共生活图景。

我曾在国外旅游时弄丢相机,当地超市老板根据照片里的地标辗转联系到我。这种跨越国界的拾金不昧让我感触颇深:善意真的不分地域。或许有人觉得“现在做好事容易吃亏”,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地铁站的失物招领处、派出所的登记簿上,每天都在记录着普通人的善意选择。

科技时代给拾金不昧带来了新可能。如今很多手机支持紧急联系功能,智能手表能定位主人,移动支付账单可以追溯收款人。工具在进步,但核心始终没变——决定是否归还的,终究是人内心的那杆秤。下次若在共享单车上发现遗忘的电脑包,不妨想想:这可能关系着某个程序员半年的心血。

培养拾金不昧的习惯,不妨从日常小事做起。孩子捡到橡皮擦交给老师,上班族发现公交卡联系失主,这些微光积累起来,会成为照亮社会的火炬。毕竟,我们期待的诚信社会,不是靠口号建成的,而是靠每个普通人在利益面前,选择做让自己心安的那个决定。

拾金不昧的造句

  1. 造句 张明明拾金不昧的事迹传遍全校。
  2. 造句 赵辉拾金不昧,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3. 造句 小红拾金不昧的作法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4. 造句 小明拾金不昧,说明他的品质很高尚。
  5. 造句 李明捡到一块手表交到学校,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称道。
  6. 造句 小红拾金不昧,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7. 造句 而今拾金不昧的人已经不多了。
  8. 造句 做人,要有道德,不要尽干些伤天害理的事,要做个拾金不昧、顶天立地、做个光明磊落、问心无愧的人。
  9. 造句 人们都赞扬这位女青年拾金不昧的动人事迹。
  10. 造句 他拾金不昧的事迹传遍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