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iào shū dài
成语解释: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
成语出处:《南唐书·彭利用传》:“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言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显示自己
繁体字形:掉書袋
英文翻译:excessive fondness of making literary quotations and historical allusions
掉:1.落下:掉泪。2.减损,消失:掉色。掉价儿。3.遗失,遗漏:这一行掉了两个字。4.回转(zhuǎn):掉头。掉转。5.摇摆,引申为卖弄,耍:掉文。掉俏。掉以轻心。掉臂而去。6.对换:掉包。掉换。7.落在后面:掉队。8.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改掉。戒掉。
书:1.写字;记录;书写:书法。大书特书。振笔直书。2.字体:楷书。隶书。3.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书。一部书。一套书。丛书。新书。古书。书店。4.书信:家书。书札。5.文件:证书。保证书。说明书。挑战书。白皮书。6.姓。
袋:1.口袋;兜子:面袋。衣袋。2.量词。用于装口袋或烟袋的东西:一袋面。一袋烟。
哎哟喂,这“掉书袋”到底是个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说话时喜欢引经据典,恨不得把《辞海》都搬出来显摆学问。比如老张在菜市场砍价时突然冒出一句“古人云‘锱铢必较’,这土豆价格再让五毛如何?”,摊主当场懵圈——您这是买菜还是考状元呢?
那掉书袋到底好不好呢?这事儿得两说。你别说,有些场合还真需要点文化味儿。比如公司年会演讲时来句“《周易》有言‘穷则变,变则通’”,立马显得格局打开。但要是跟三岁娃解释为啥下雨,搬出《齐民要术》的灌溉理论,那可真是杀鸡用牛刀了。
有个特逗的例子必须说说。上次同学聚会,小王聊到减肥话题,冷不丁插话:“《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各位可知粳米与糙米的性味归经?”满桌子啃炸鸡的手都僵在半空——亲,咱们就单纯讨论健身房年卡打折啊!
依我看呐,掉书袋就像做菜的盐巴,撒对了提鲜,撒多了齁嗓子。现在刷短视频经常看到有人把简单道理裹上三层文言文,这不,前两天刷到个教收纳的博主开口就是“《朱子家训》有云‘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哎妈呀,叠个衣服至于动用理学经典吗?
这里头有个关键分寸得把握。好比说写情书,适当引用“玲珑骰子安红豆”挺浪漫,但要是通篇《诗经》《楚辞》混搭柏拉图,姑娘怕是以为在查文献综述呢。说到底,交流讲究的是信息通达,不是辞藻堆砌大赛。
要说最妙的用法,还得看高手怎么四两拨千斤。记得有个老师傅调解邻里纠纷,笑眯眯来了句“《六尺巷》的故事各位记得吧?”,比念十遍《社区管理条例》都管用。你看,书袋掉得恰到好处时,那叫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