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ǎi míng huàn xìng
成语解释: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成语出处:宋 朱熹《答孙敬甫》:“不必如此隐讳遮藏,改名换姓,欲以欺人,而人不可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繁体字形:改名换姓
英文翻译:change one 's name and surname
改:1.改变;更改:改口。改名。改朝换代。几年之间,家乡完全改了样子了。2.修改:改文章。这扇门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3.改正:改邪归正。有错误一定要改。4.姓。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换:1.给人东西同时从他那里取得别的东西:交换。调换。2.变换;更换:换车。换人。换衣服。3.兑换。
姓:1.表明家族的字:姓名。贵姓。2.姓是…;以…为姓:你姓什么?。他姓张,不姓王。3.姓。
“改名换姓”这个词,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情节,但它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比如有人为了躲避债务,悄悄换了身份证上的名字;也有人因为家庭矛盾,直接改掉姓氏和过去一刀两断。这种行为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是逃避现实,还是主动选择新人生?
举个真实案例:小张创业失败欠下巨款,用亲戚的身份证注册了新公司。这种“改名换姓”的操作看似聪明,实则像用创可贴包扎骨折——暂时止血却治标不治本。但换个角度看,古代文人为避祸隐居山林时改名换姓,反而成就了陶渊明式的诗酒人生,这是否说明关键不在行为本身,而在于后续选择?
有人问:“改名换姓算不算欺骗社会?”其实这就像装修房子换门牌号,重点在于屋内住着什么人。我认识的美妆博主@小鹿,从国企会计转型时特意改了网名,她说新名字是“给自己的开机密码”。这种主动切断过往标签的行为,反而成为重塑自我的仪式感。
在当代社会,改名换姓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有个有趣现象:00后求职者中,32%会使用化名投简历。他们并非要隐瞒什么,而是像游戏玩家创建新角色那样,用新身份探索职业可能性。这种轻量级的“身份试穿”,或许正是数字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自由。
不过要警惕的是,某些培训机构打着“改名改运”的旗号敛财。我曾亲眼见过花6800元买来的“转运名”,结果只是把“王丽”改成“王俪”。真正的改变永远来自内在行动,就像种花不能只换花盆不浇水,名字终究只是人生故事的封面。
最后想到个冷知识:李白、苏轼这些大文豪都用过上百个化名发表作品。或许改名换姓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给予我们突破现有框架的勇气。就像把人生调成飞行模式,暂时脱离社会定位的引力,在星空中重新校准自己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