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ù zuì bìng fá
成语解释:对前犯数罪的犯人并合处罚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谓语;用于法律文书
繁体字形:數辠並罰
英文翻译:Combined punishment for several crimes
数:[shù]1.数目:次数。数额。2.几;几个:数次。数日。3.天数;命运:气数。在数难逃。4.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由于生产实践对计数和测量的需要,首先产生了自然数(正整数),后又逐渐产生了分数、零、无理数、负数、虚数等。5.一种语法范畴。表示名词、代词所指事物的数量。6.指数学:数理化。[shǔ]1.点算:数数(shù)。数不清。2.比较起来最突出:数得上。数一数二。3.责备;列举错误:数说。数落。[shuò]屡次:频数。
罪:1.犯法的行为:罪大恶极。立功赎罪。2.过失:不应归罪于人。3.依法给予的刑罚;惩处:判罪。待罪。4.苦难;痛苦:受罪。
并:[bìng]1.合在一起:归并。合并。把三个组并成两个。2.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平排着:并蒂莲。我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3.表示不同的事物同时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时进行:两说并存。相提并论。4.用在否定词前面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你以为他糊涂,其实他并不糊涂。所谓团结并非一团和气。5.并且:我完全同意并拥护领导的决定。6.用法跟“连”相同(常跟“而”、“亦”呼应):并此而不知。并此浅近原理亦不能明。[bīng]山西太原的别称。
罚:处罚:惩罚。责罚。赏罚分明。罚他喝酒。
“数罪并罚”这个词,乍一听像法律术语,但它其实能用来形容生活中一些复杂的情况。比如有人一边撒谎掩盖错误,一边推卸责任,最后被人揭穿时,大家可能会说:“你这叫数罪并罚,两件事加一起更严重了!”这种表达是不是比直接批评更生动?
为什么用“数罪并罚”而不是单独批评?举个例子,小明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接着又试图撕掉试卷毁灭证据。如果老师只说“作弊不对”,可能显得轻描淡写;但若指出“作弊加销毁证据,属于数罪并罚”,反而能强调行为的叠加后果。这种说法既点明问题,又让人意识到多重错误会放大负面影响。
这种表达会不会太严厉?其实关键在于语气。比如同事小张开会迟到还忘记准备材料,你可以开玩笑说:“今天数罪并罚,得请大家喝奶茶了吧!”用轻松的方式提醒对方,既避免冲突,又传递了“多件事需要改进”的信息。我个人觉得,生活中适度借用这类词汇,反而能增加沟通的趣味性。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错上加错’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数罪并罚”更强调不同性质的问题被系统性评估,比如工作中拖延任务和隐瞒进度,两者结合可能导致项目崩盘。而“错上加错”更多描述连续的失误,不一定涉及后果的叠加计算。
最后想说的是,语言就像工具箱里的螺丝刀——用对场景才顺手。下次遇到需要同时处理多个问题时,不妨试试用“数罪并罚”这个说法,或许能让对方更清晰地看到行为之间的关联性。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提醒既能点到要害,又不失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