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áng mén zuǒ dào
成语解释:左:不正;门:派别;道:路。喻指思想体系。泛指不正派不正经的东西。
成语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他骂吾教是左道旁门,不分披毛带角的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旁門左道
英文翻译:heresy
旁:[páng]1.左右两侧: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2.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3.广,广泛:旁征博引。4.邪、偏:旁门左道。5.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竖心旁儿。[bàng]古同“傍”,靠。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左:1.方位词。面向南时靠东的一边(跟“右”相对,下2.同):左方。左手。向左转。3.方位词。东:山左(太行山以东的地方,过去也专指山东省)。4.偏;邪;不正常:左脾气。左道旁门。5.错;不对头:想左了。说左了。6.相反:意见相左。7.进步的;革命的:左派。左翼作家。8.同“佐”9.姓。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旁门左道”常用来形容不走寻常路的行为或方法。比如有人考试时偷偷翻书,被老师批评“别总想着用旁门左道”,这时候大家立刻明白:捷径虽快,但风险更高。
但这个词是否完全代表负面含义呢?举个例子,某公司用短视频直播卖传统工艺品,起初被同行笑称“旁门左道”,结果三个月后销量翻了五倍。这里的关键在于:方法虽非传统,但目标正当且有效。
为什么有人选择旁门左道?可能是急功近利的心态作祟,也可能是传统路径受阻后的无奈尝试。就像邻居老王为了减肥,试过苹果醋泡脚、辣椒膏裹腰等“偏方”,虽然效果存疑,但至少体现了他改变现状的迫切愿望。
在创业领域,我见过设计师把废弃集装箱改造成网红咖啡馆。这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最初也被质疑是“旁门左道”,但当它真正解决旧城改造难题时,反而成为了创新典范。这让我想到:很多改变行业的创举,最初都戴着“非主流”的帽子。
如何区分智慧创新与危险投机?关键在于是否突破底线。就像学生用AI辅助学习是工具革新,但完全依赖AI代写作业就变成学术失信。那条隐形的分界线,往往取决于当事人的初心与手段的正当性。
职场中也有类似现象。曾有同事总在报销单上动手脚,自诩“灵活变通”,最终因此丢了工作。这提醒我们:真正的聪明人懂得在规则框架内寻找突破口,而不是把旁门左道当作生存技能。
生活中,我观察到年轻一代更愿意尝试新方法。表妹用游戏化学习软件备考研究生,长辈们觉得“不务正业”,但她用录取通知书证明了这种“旁门左道”的有效性。时代在变,或许某些曾经的“偏门”,正在成为新常态。
当我们在评价某种行为时,或许该先放下成见。正如山间采药人开辟的小径,对游客来说是危险歧途,对采药人却是谋生之道。事物的价值,往往取决于观察者的立场和使用者的智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判断力变得尤为重要。既不必对创新方法嗤之以鼻,也要警惕那些包装成捷径的陷阱。毕竟,通向成功的路上,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底线比方法更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