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ng shuō shù shuō
成语解释:说服别人或向人提出请求
成语出处:《景德传灯录·希运禅师》:“且如四祖下牛头融大师,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棙子。”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分句、状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横説竪説
英文翻译:exhaust oneself with persuasion
横:[héng]1.跟地面平行的(跟“竖、直”相对):横额。横梁。2.地理上东西向的(跟“纵1”相对):黄河横贯本省。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跟“竖、直、纵1”相对):横队。墙上横着写着几个大字。4.跟物体的长的一边垂直的(跟“竖、直、纵1”相对):横剖面。人行横道。横着切一刀。5.使物体成横向:把扁担横过来。6.纵横杂乱:横生。横流。血肉横飞。7.与“横”(hèng)8.义相近,但只用于成语或文言词中。9.汉字的笔画,平着由左向右,形状是“一”。10.横竖;反正:我横不那么办!。事情是你干的,我横没过问。11.姓。[hèng]不吉利的;意外的:横事。横祸。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悦”。[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竖:1.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竖井。竖琴。2.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画一条竖线。竖着再挖一道沟。3.使物体跟地面垂直:竖电线杆。把柱子竖起来。4.汉字的笔画,从上一直向下,形状是“。”。5.年轻的仆人:竖子。
说:[shuō]1.用话来表达意思:我不会唱歌,只说了个笑话。2.解释:一说就明白。3.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有此一说。4.责备;批评:挨说了。爸爸说了他几句。5.指说合;介绍:说婆家。6.意思上指:他这番话是说谁呢?[yuè]同“悦”。[shuì]用话劝说使人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横说竖说”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无论用什么方式、从什么角度反复解释同一件事,目的就是让对方明白。比如你教小朋友算数:“你看,3加5等于8,对吧?就像你有3颗糖,妈妈再给你5颗,数一数是不是8颗?”不管用数字还是实物举例,都是为了让对方听懂。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横说竖说’?直接讲清楚不就行了吗?”其实生活中很多场景都需要这样。比如朋友被分手后情绪低落,你可能会先分析感情问题,再用自己的经历安慰,最后举名人的例子开导。不同角度反复聊,不是啰嗦,而是为了让对方感受到支持。
职场中也常见这种情况。比如老板布置任务时说:“这次活动要突出品牌温度,可以多拍用户故事,或者设计互动环节,总之要让观众有共鸣。”这里“横说竖说”不是在重复,而是通过不同方案帮助团队抓住核心目标。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背后藏着沟通智慧。就像做菜时用不同调料提鲜,关键不在于说多少遍,而在于找到对方能理解的“语言”。不过也要注意分寸——如果对方已经点头三次,可能就该换个方式了。毕竟有效沟通,既需要耐心,也需要敏锐的观察力。
下次遇到需要解释复杂概念时,不妨试试“横说竖说”的策略。先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再用专业术语总结,最后用反问引发对方思考。你会发现,当信息像水流一样从不同方向浸润,理解的大门反而更容易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