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ǎo
  • j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ǐ nǎo jīn

成语解释:思想僵化固执的人

成语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小爷叔,你真是死脑筋,旁人的话,哪里听得那么多。”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死腦筋

英文翻译:Dead brain

死脑筋的意思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脑:1.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脑髓。脑子(a.脑;b.指思考、记忆等能力)。脑筋。脑海。脑际。脑壳。脑颅。脑神经。脑下垂体。脑积水。脑溢血。电脑。2.头:脑袋。脑壳。头昏脑胀。脑满肠肥。3.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脑儿。4.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脑。薄荷脑。

筋:1.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筋骨。2.口语称皮下的静脉管:青筋。3.肌肉的旧称。4.像筋的东西:叶筋。钢筋。

成语评论

说到“死脑筋”,很多人会联想到“固执”“不懂变通”,但汉语中的成语其实有更生动的表达方式。比如“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船上刻记号找掉落的剑”,实际上比喻用固定思维处理动态问题。想象一下:有人把手机掉进河里,却在岸边画个圈说“等水干了再找”——这就是现代版的“刻舟求剑”。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按图索骥’有什么区别?”前者强调环境变化后的无效应对,后者则指机械照搬既定规则。比如用十年前的营销方案推广新产品,就像拿着旧地图找新修的路,既可能错过捷径,还可能误入歧途。

在实际生活中,“胶柱鼓瑟”的现象也值得关注。就像有位程序员坚持用DOS系统开发手机应用,面对同事建议学习新系统时,他总说:“工具能用就行,何必折腾?”这种拒绝迭代的思维模式,往往会让机会像流沙般从指缝溜走。

不过换个角度看,“死脑筋”有时也是专注力的体现。古玩鉴定师需要“守株待兔”般的耐心,科研工作者更要“铁杵磨针”的坚持。关键在区分“坚持原则”与“固步自封”的界限——就像登山时,既需要指南针确定方向,也要根据天气调整路线。

最近看到个有趣案例:某传统书店转型时,既保留每周读书会传统,又新增AR互动书架。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改造,既守住了文化根基,又接轨了数字时代。或许应对变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老树根扎得更深,同时让新枝向着阳光生长。

语言就像流动的河水,成语的运用也该与时俱进。下次遇到需要突破思维定式的情况,不妨想想“流水不腐”的道理——保持思考的活性,才能避免认知的淤塞。毕竟,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记住多少规矩,而在于懂得何时该打破常规。

死脑筋的造句

  1. 造句 死脑筋的人相信命运,活脑筋的人相信机会。
  2. 造句 青年时代太放纵就会失去心灵的滋润,太节制就会变成死脑筋。
  3. 造句 我从来把自己归属于那种不入流的人:总是热不起来,死脑筋,爱钻牛角尖,凡事喜欢多问问为什么,凡事喜欢多问几个为什么。
  4. 造句 还真是死脑筋,我都好意思摸了你,你还不好意思拿我钱?
  5. 造句 一向好脾气的南钟都感叹,小六如此死脑筋,就算不是低能儿,也相差不远了。
  6. 造句 你这个死脑筋,大*蛋,都等了十九年了那人还没来,那人肯定早就忘了!
  7. 造句 王震知道这种死脑筋的人是难以说通的,于是提神运气,对着天上大吼道:“三位自立的副帮主,出来见我。
  8. 造句 妈妈的,这还是因为你们这般死脑筋的,我知道你们听从军令,如果没有我的命令,就是我们前面的弟兄打光了你们也不会出兵的。
  9. 造句 可惜啊,那些家伙和阿尔托莉雅一样,死脑筋,硬是不吃嗟来之食,王坤想送点钱过去都要动些脑经。
  10. 造句 唐帅还真的是无语,这群家伙还真是死脑筋啊。

"死脑筋"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