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áo
  • suí
  • duò
  • jǐ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áo suí duò jǐng

成语解释:《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后用为传闻不实之典。

成语出处:《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坠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毛遂墮井

英文翻译:Tunnel fall

毛遂堕井的意思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遂:[suì]1.顺心;称意:遂心。遂愿。2.成功:百事乃遂。阴谋未遂。3.文言连词。于是:书既发,遂举兵。[suí]义同“遂(suì)”。用于“半身不遂”。

堕:[duò]落;掉:堕落。堕地。堕入海中。[huī]同“”。

井:1.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井。一口井。双眼井。2.形状像井的东西:矿井。油井。竖井。探井。渗井。天井。3.古制八家为一井,后借指人口聚居的地方或乡里:乡井。市井。井邑。背井离乡。4.二十八宿之一。5.姓。6.形容整齐:井然。井井有条。

成语评论

你听说过“毛遂堕井”这个成语吗?乍一听可能觉得奇怪——毛遂是谁?他掉进井里又有什么特别的?其实这个成语背后藏着一段历史故事,也藏着古人传递智慧的巧思。

战国时期,毛遂本是平原君门下默默无闻的门客。当秦国围攻赵国都城时,他主动请求随使团赴楚求援。同行者都笑话他:“你这么普通,能做什么?”没想到在谈判僵持之际,正是毛遂拔剑直谏,以勇气和智慧说服楚王出兵。这就像一个人原本被轻视,却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惊人能力——这就是“毛遂堕井”比喻的“意外显露才能”的本义。

有人会问:这成语里的“堕井”和故事有什么关系?其实这是典型的“意象嫁接”。就像现代人用“掉链子”形容失误,古人用“掉井里”这种意外事件,来类比人才被埋没后突然爆发的戏剧性转折。这种表达既生动又带点幽默,体现了中文的独特趣味。

试着在生活场景中运用: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王,平时不显山露水,却在项目危机时提出了绝妙的解决方案。同事们感慨:“真是当代毛遂堕井啊!”这样的用法既贴切又有文化韵味,比直白的“深藏不露”更耐人寻味。

有个疑问:为什么不用更直接的“脱颖而出”?这两个成语确实有相似之处,但细微差别在于“毛遂堕井”更强调从被轻视到逆袭的过程。就像种子破土前要经历黑暗,珍珠形成需要砂砾的磨砺,这个成语自带“反转剧情”的张力,特别适合描述那些厚积薄发的成长故事。

我在职场中见过不少“毛遂时刻”。有位做数据录入的同事,在年度会议上用动态数据模型惊艳全场,后来才知道他每晚都在自学编程。这让我想到:所谓的“意外显露才能”,其实是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就像井水不会凭空涌出,而是源自地下暗河的持续奔流。

下次看到身边低调的伙伴,不妨多些留意。也许他们正在积蓄能量,等待属于自己的“堕井时刻”。而当我们自己处于不被重视的阶段时,这个成语就像温柔的提醒:持续打磨能力,终会遇到让光芒绽放的契机。

"毛遂堕井"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