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è lèi yíng kuàng
成语解释:激动的眼泪充满了眼眶。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崇祯继续向祖宗祷告,满怀凄怆,热泪盈眶,几乎忍不住要在祖宗前痛哭一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形容人受到感动
繁体字形:熱涙盈眶
英文翻译:one 's eyes run over with tears
热:1.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量。物质燃烧都能产生热。2.温度高;感觉温度高(跟“冷”相对):热水。趁热打铁。三伏天很热。3.使热;加热(多指食物):热一热饭。把菜汤热一下。4.生病引起的高体温:发热。退热。5.情意深厚:亲热。热爱。热心肠儿。6.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热。热衷。7.受很多人欢迎的:热货。热门儿。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很热。8.加在名词、动词或词组后,表示形成的某种热潮:足球热。旅游热。自学热。9.放射性强:热原子。10.姓。
泪:眼泪;泪液:泪痕。热泪。泪如雨下。烛泪。
盈:1.充满:充盈。丰盈。车马盈门。恶贯满盈。2.多出来;多余:盈余。盈利。3.姓。
眶:眼的四周;眼眶子:热泪盈眶。眼泪夺眶而出。
热泪盈眶这个词,到底适合用在什么场景里?想象一下:你坐在电影院看一部亲情题材的电影,主角历经波折终于和失散多年的家人相拥,这时你感觉眼眶发烫、视线模糊,但嘴角却忍不住上扬——这就是“热泪盈眶”最典型的画面。它不单是流泪,更是复杂情绪在瞬间的爆发。
为什么这个词比单纯说“感动”更有力量?上周我在公园看到个拄拐杖的老爷爷教孙子放风筝,孩子第一次成功放飞时,老人用袖口快速抹了下眼角。这种克制却饱满的情感,用“热泪盈眶”描述再合适不过。它捕捉到了人类情感中那种既想隐藏又想释放的矛盾状态。
运动员夺冠时颤抖着接过奖牌,毕业生在拨穗仪式上突然捂住嘴,这些场景都在印证:热泪盈眶不是脆弱的代名词。有次我熬夜改方案被客户全盘否定,同事默默递来热可可时,那种混合着委屈与温暖的感受,让这个词突然有了新的注解——原来成年人世界的感动,常常是笑着流泪。
有人问,数字时代还需要这种老派的表达吗?我倒觉得,在表情包和弹幕横飞的今天,能准确描述复杂情绪的语言反而更显珍贵。就像前天看航天直播,总工程师说到“我们终于做到了”时声音突然哽咽,弹幕瞬间被“破防了”刷屏。这种跨越屏幕的共情证明,真挚的情感永远需要精准的载体。
下次遇到让你鼻子发酸的瞬间,不妨仔细观察:是颁奖台上的喜极而泣,还是深夜加班的灯光映在电脑屏幕的反光?这些细微处藏着“热泪盈眶”的真正魅力——它让我们在理性与感性交织的刹那,触摸到生而为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