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ú yī wú èr
成语解释: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
成语出处: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獨一無二
英文翻译:the one and only
独:1.一个:独子。独木桥。无独有偶。2.独自:独揽。独断专行。3.年老没有儿子的人:鳏寡孤独。4.唯独:大伙儿都齐了,独有他还没来。5.自私;容不得人:这个人真独,他的东西谁也碰不得。6.姓。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二: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二白。3.两样:不二价。
各位看官,今天咱们来聊聊成语里的冷知识。您知道“白驹过隙”还能用来形容现代人的工作节奏吗?举个栗子,小张刚把项目文档存进云端,转头客户就发来新需求,真真是白驹过隙般的效率啊!这里头藏着什么门道呢?说白了,这个成语本意是比喻光阴飞逝,但用在职场场景里,反而凸显了当代人既要追赶进度又要保持质量的生存状态。
咱再唠个有意思的,“蟾宫折桂”现在可不只是科举中第的意思。您瞅瞅隔壁老王,上周刚在社区象棋大赛拿了冠军,街坊们不都说他这是蟾宫折桂嘛!您可能要问,这和月亮上的蟾蜍有啥关系?其实古人用蟾宫代指月宫,折桂象征拔得头筹,这么一嫁接,既保留了文化底蕴又有了烟火气。
话说回来,个人觉得成语就像语言里的变形金刚。就拿“吴牛喘月”来说,原本是笑人疑神疑鬼,现在用来形容996打工人见着月亮就想到加班,这波操作简直绝绝子!您品品,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经过现代演绎,是不是焕发了新生机?
有小伙伴可能要问,成语创新会不会失了原味?咱这么看哈,语言本就是活水,既要守住根儿也得接上地气。就像“画龙点睛”这个词,放在PPT设计教学里,说“最后加个动态图表就是画龙点睛”,既准确又有画面感,这不正是文化传承的聪明法子吗?
今儿个聊的这些案例您瞅着还成吧?其实成语就像老树发新芽,关键得找到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下次遇到合适的场景,不妨试试给老成语穿件新衣裳,保准让人眼前一亮。得嘞,咱今天就唠到这儿,下回再整点新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