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g lóng huó hǔ
成语解释: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生龍活虎
英文翻译:a lively dragon and an active tiger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活:1.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对):活人。活到老,学到老。鱼在水里才能活。2.在活的状态下:活捉。3.维持生命;救活:养家活口。活人一命。4.活动;灵活:活水。活结。活页。活塞。5.生动活泼;不死板:活气。活跃。这一段描写得很活。6.真正;简直:活现。这孩子说话活像个大人。7.工作(一般指体力劳动的,属于工农业生产或修理服务性质的):细活。重活。庄稼活。干活儿。8.产品;制成品:出活儿。箱子上配着铜活。这一批活儿做得很好。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说到“生龙活虎”,你可能会联想到一群孩子在操场上奔跑打闹的画面。比如:“校运会上,孩子们个个生龙活虎,接力赛跑时连老师都忍不住为他们加油。”这里的关键是什么?其实是用“生龙活虎”形容一种充满生命力的状态,强调活力和能量感。
有人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人吗?”当然不是!比如:“经过一场春雨,院子里的花草生龙活虎地舒展开枝叶。”你看,植物也能用这个词——只要事物表现出蓬勃向上的劲头,就能用“生龙活虎”来点睛。
再举个例子:“公司新来的实习生虽然经验不足,但做事生龙活虎,很快就融入了团队。”这里传递了什么信息?不仅是夸人精力旺盛,更暗示了积极态度带来的正面影响。个人认为,这种状态在现代职场尤其珍贵——毕竟谁不喜欢和充满干劲的人共事呢?
不过要注意语境。比如形容大病初愈的人,说“他现在生龙活虎的”,既传递了康复的喜悦,又避免了刻板印象中的“虚弱”描述。这种灵活运用能让语言更生动。但若用来描述需要严肃庄重的场合(比如追悼会),显然就不合适了。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常出现在反差表达中。比如:“爷爷七十多岁了,跳起广场舞来依然生龙活虎。”通过年龄与活力的对比,既制造了幽默感,又传递了健康老龄化的理念。这或许能给我们启发:保持活力无关年龄,关键在于心态。
下次想表达“充满生命力”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比单纯的“有精神”更富画面感,比“精力充沛”更具文化韵味。就像给文字装上了弹簧,让描述对象在读者脑海里跳脱出来。当然,语言是活的,用得自然最重要——毕竟成语本身就该像生龙活虎的状态一样,鲜活不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