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uǎn
  • zhōng
  • kuī
  • b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uǎn zhōng kuī bào

成语解释: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痕。比喻没有看到事物的全貌;只是片面了解。也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部分推测全貌。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管中窺豹

英文翻译:to see only one spot

管中窥豹的意思

管:1.管子:钢管。竹管。水管。气管儿。2.吹奏的乐器:黑管。管弦乐。3.形状像管的电器件:电子管。晶体管。4.用于细长圆筒形的东西:一管毛笔。两管牙膏。5.姓。6.管理;看管:管账。管图书。谁管仓库?。她能同时管十台机器。7.管辖:这个省管着几十个县。8.管教:管孩子。9.担任(工作):我管宣传,你管文体。10.过问:管闲事。这事我们不能不管。11.保证;负责供给:管保。不好管换。管吃管住。12.作用跟“把”相近,专跟“叫”配合:他长得又矮又胖,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子。13.作用跟“向”相近:管他借钱。管我要东西。14.不管;无论:管他是谁,该批评就得批评。15.关涉;牵涉:他不愿来,管我什么事?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窥:1.从小孔或缝隙里看:管中窥豹。2.暗中察看:窥探。窥测。

豹:1.哺乳动物,像虎而较小,身上有很多斑点或花纹。性凶猛,能上树,捕食其他兽类,伤害人畜。常见的有金钱豹、云豹、雪豹、猎豹等。通称豹子。2.(Bào)姓。

成语评论

管中窥豹”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小李第一次参加公司会议时,只听到同事讨论项目预算超支,就断言“这个项目肯定要黄”。结果两周后项目因创新模式大获成功——这就像从竹管小孔里看豹子,只看到斑点就以为整只豹子都是黑色的。

为什么人们容易“管中窥豹”?想象你刷短视频时看到某明星的争议片段,立刻在评论区开骂,后来完整采访曝光才发现是断章取义。这种“快速判断”的惯性,就像拿着望远镜却只盯着一个像素点看,自然容易误判。

去年邻居装修天天传来电钻声,我差点去物业投诉。直到有天看见他们家门口贴着“旧房改造为社区图书馆”的告示,才意识到噪音背后藏着好事。这提醒我们:遇到复杂情况时,主动绕到竹管的另一端看看全景,往往会有新发现。

如何避免成为“管中窥人”?记得大学做实验时,有个组员总迟到,大家都觉得他不靠谱。后来才知道他每天要骑车十公里照顾患病家人。现在遇到他人“不寻常”的举动时,我会先预设三种可能性,就像拆礼物前先猜三次盒子里可能装什么。

有个有趣的现象:考古学家挖掘出青铜器碎片时,绝不会单凭残片断定文物用途。他们会用三维建模复原全貌,甚至分析土壤层里的花粉来还原历史场景。这种“碎片拼图”的思维方式,或许正是破解“管中窥豹”困局的钥匙。

下次看到社交媒体上的热点事件,不妨试试“三分钟延迟判断法”。就像品茶师不会对着茶叶渣下结论,而是观察舒展的叶片、茶汤颜色和余香层次。毕竟,真相往往比我们透过小孔看到的那抹影子更立体,也更温暖。

管中窥豹的造句

  1. 造句 执形而论相,管中窥豹也。不离形,不拘法,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其相之善者也。鬼谷子 
  2. 造句 看待事物应该全面,不能管中窥豹。
  3. 造句 外国人分析香港经济前途,大都是管中窥豹,不必过分重视。
  4. 造句 听他报告后,我才知道他也是管中窥豹,并不全面了解事情的真相。
  5. 造句 虽然尚未目睹完整影片,但我们从预告片中,也能管中窥豹地略见全片的气势。
  6. 造句 有的人孤陋寡闻,管中窥豹,却喜夸夸其谈,炫耀自己。
  7. 造句 徒云一叶知秋难免不见森林,管中窥豹结果全是皮毛。
  8. 造句 虽然我们只是管中窥豹,但凭过去累积的经验,可能离事实不远。
  9. 造句 他这是管中窥豹之见,不足为凭。
  10. 造句 我的建议管中窥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