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ǎn
  • shu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ò gǎn shuí hé

成语解释:没有谁敢怎么样。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分句;指没有谁敢对他怎么样

繁体字形:莫敢誰何

英文翻译:no one dare do anything about sb

莫敢谁何的意思

莫:[mò]1.不要:莫哭。2.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4.古同“”,广大。5.姓。[mù]古同“”。

敢:1.有勇气;有胆量。例:勇敢。2.表示有勇气、有胆量做某事:敢想敢干。3.表示有根据地推断:我敢说,他这件事准办不成。不敢说有十成把握,八九成是肯定有的。4.副词。莫非;怕是。表示揣测又略带惊讶的语气:敢是他来了。5.谦辞。表示冒昧地请求:敢问。敢请。

谁:[shuí]1.“谁”shéi的又音。2.姓。[shéi]1.虚指,表示不知道的人或无须说出姓名和说不出姓名的人:我的书不知道被谁拿走了。今天没有谁来过。2.任指,表示任何人。a)用在“也”或“都”前面,表示所说的范围之内没有例外:这件事谁也不知道。大家比着干,谁都不肯落后。b)主语和宾语都用“谁”,指不同的人,表示彼此一样:他们俩谁也说不服谁。c)两个“谁”字前后照应,指相同的人:大家看谁合适,就选谁当代表。

何:[hé]1.疑问代词(a.什么,如“何人?”b.为什么,如“何必如此?”c.哪样,怎样,如“何不?”“何如?”d.哪里,如“何往?”e.发表反问,如“何乐而不为?”)。2.副词,多么:何其壮哉!3.姓。[hè]古同“”,担。[hē]古同“”,谴责。

成语评论

莫敢谁何”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其实说的就是“没人敢过问或追究”的意思。举个例子:公司里有个部门主管总是迟到早退,但因为他和总经理是亲戚,同事们面面相觑,莫敢谁何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大家都不吭声呢?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当一个人掌握了绝对的权力或资源,普通人往往会因为害怕损失而选择沉默。就像菜市场里的小贩看到城管的车开过来,即便对方执法不规范,也只能收拾摊位赶紧跑,毕竟“饭碗”更重要。

再来看个生活化的例子:小区里有户人家天天深夜装修,电钻声吵得整栋楼不得安宁。邻居们虽然怨声载道,但听说这家人有黑社会背景,最后物业和业委会都莫敢谁何。这种情况其实反映了社会运行中的灰色地带:当规则遭遇现实利益时,公平的天平常常会倾斜。

有意思的是,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官员腐败。比如《资治通鉴》里记载的某个贪官,明明证据确凿却依然稳坐钓鱼台,同僚们慑于他的权势,个个莫敢谁何。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这种“选择性失明”的现象,在今天某些官场生态中依然能找到影子。

不过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必完全消极看待这个成语。我有个朋友在互联网公司就成功破局:当发现部门存在数据造假时,他先悄悄收集证据,再联合其他同事通过正规渠道举报。这说明“莫敢谁何”的状态并非不可打破,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发声方式和支撑力量。

换个角度想,这个成语其实在提醒我们:当遇到不公现象时,与其抱怨“别人都不敢管”,不如思考自己能否成为那个“敢问敢言”的人。就像疫情期间有志愿者顶着压力为独居老人送药,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莫敢谁何的困境,往往始于多数人的沉默,终于少数人的勇气。

最近听说某中学食堂卫生问题被学生家长曝光,事情闹大后校长终于被问责。这个案例恰好印证了:社会监督机制的完善,正在逐步压缩“莫敢谁何”的生存空间。或许再过十年,当我们再谈起这个成语时,会更多地把它当作警示故事,而非无奈的现实写照。

莫敢谁何的造句

  1. 造句 荆襄流民也以窃矿聚,巡矿官吏莫敢谁何。
  2. 造句 文武百官默默点首,莫敢谁何,俱钳口而回。
  3. 造句 天界之中,生死交融孰料?莫敢谁何,万象丛生无常!策顽磨钝,八方朝拜显威。
  4. 造句 李傕、郭汜自战败西凉兵,诸侯莫敢谁何。
  5. 造句 文武百官,默默点首,莫敢谁何,俱箝口而回。
  6. 造句 文武百官默默点首,莫敢谁何,俱闭口而回。
  7. 造句 且彼且纵使无道,强市货物,善谑妇女,貂珰不之制,藩宪不之问,郡县莫敢谁何,民既哗然不宁矣!
  8. 造句 文武瓦解,六宫丝乱,宗庙丘墟,生灵涂炭,臣民侧目,莫敢谁何?普天之下,竟无仗义兴师。

"莫敢谁何"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