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ù tán zǐ

成语解释:装醋的坛子,指在男女关系上嫉妒心很强的人

成语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倘她打翻醋坛子,可就要砸锅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女人

繁体字形:醋壇子

英文翻译:Vinegar jar

醋坛子的意思

醋:1.含有醋酸的调味品。有酸味,一般用米、高粱作原料发酵制成。也可用酒或酒糟发酵制成。2.嫉妒(多指在男女关系上):吃醋。

坛:1.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台,多用土石等建成:天坛。登坛拜将。2.讲学或发表言论的场所:讲坛。论坛。3.用土堆成的台,多在上面种花:花坛。4.某些会道门设立的拜神集会的组织。5.指文艺界或体育界:文坛。诗坛。影坛。体坛。6.坛子:酒坛。一坛醋。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成语评论

说到“醋坛子”,你肯定听过这个词儿吧?不过,它到底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形容一个人特别容易吃醋,尤其是感情里那种“小心眼”的状态。比如:“小王看到女朋友和同事多聊两句,立马成了醋坛子,脸都绿了!”(笑)你瞅瞅,这词儿是不是特别形象?

哎,这时候可能有人问了:“为啥用‘坛子’来形容啊?跟醋有啥关系?”嘿,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其实啊,古人酿醋用的坛子又大又显眼,一旦打翻了,那股酸味儿能飘老远。所以用“醋坛子”比喻人一吃醋就情绪外露,藏都藏不住,简直不要太贴切!

不过话说回来,吃醋这事儿吧,真不一定是坏事。比如:“小李虽然是个醋坛子,但每次生闷气之后,反而会更主动关心女朋友。”你看,适度的醋意还能促进感情升温呢!不过咱得把握个度,别整成“山西老陈醋”——酸过头可就把人呛跑了。

这时候可能有老铁要问了:“那职场里能用这词儿吗?”当然可以!比如:“新来的实习生成了部门香饽饽,几个老员工都快变醋坛子了。”不过依我看啊,这种时候与其酸别人,不如把精力用在提升自己上。毕竟,嫉妒就像喝醋,喝多了伤胃又伤神呐!

其实换个角度看,“醋坛子心态”还挺普遍的。就像打游戏遇到大神队友,心里难免酸溜溜来句:“这哥们儿开挂了吧?”但聪明人会把这种酸劲儿转化成动力。所以说嘛,关键不在坛子里的醋有多酸,而在于咱能不能把这坛子酿成“进步催化剂”。

最后唠叨一句:生活里谁还没当过几次醋坛子呢?重要的是学会笑着面对。下次感觉心里泛酸的时候,不妨深吸一口气,默念三遍:“酸爽也是人生一味嘛!”保准你眉头一松,海阔天空。

醋坛子的造句

  1. 造句 非典抢醋,人成醋坛子了;日本核辐射抢盐,人成“盐”王爷了;核查此“盐”,惟恐妖“盐”惑众;又怕相顾无“盐”,到时无“盐”以对,惟有千行泪!
  2. 造句 这头公鹅会打翻醋坛子,攻击任何靠近海蒂的公驴。海蒂也对其他公驴兴趣缺缺,整天跟著汉尼拔四处跑。
  3. 造句 她心胸太狭窄,是个十足的醋坛子.
  4. 造句 人之一,见到这一幕,是个男人恐怕就要打翻醋坛子了。
  5. 造句 他看了一眼老乡加校友,心里已经狠狠地打破了八百醋坛子。
  6. 造句 展厅里造型各异的醋坛子、醋罐子,其内的醇醇飘香和循环流淌的丝丝香醋,融入其中,这醋这味,让来自全国的网媒记者无不感叹清徐不愧素有醋都的美誉。
  7. 造句 喔…是有人打翻了醋坛子,难怪难怪…
  8. 造句 是将又,不是酱油,我还醋坛子呢!整天不学无术,就只知道这些!
  9. 造句 就好像醋坛子被突然打翻,小林沌的脸色顿时就变了,踢踏着小腿和双翼就呼哧呼哧的朝二人走去。
  10. 造句 这个郭夫人是醋坛子,生性妒忌,她对贾充身边的所有女性都心怀戒备,若是看到谁同贾充有来往,就会醋海生波,闹得贾充人仰马翻,不可招架。

"醋坛子"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