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ē yú fèng chéng
成语解释: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成语出处: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讨好拍马
繁体字形:阿諛奉承
英文翻译:curry favour with
阿:[ā]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亲昵的意味:阿大。阿宝。阿唐。2.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阿婆。阿爹。阿哥。[ē]1.迎合;偏袒:阿附。阿谀。刚直不阿。阿其所好。2.大的丘陵:崇阿。3.弯曲的地方:山阿。4.指山东东阿:阿胶。5.姓。
谀:谄媚;奉承:阿(ē)谀。谀辞。
奉:1.给;献给(多指对上级或长辈):奉献。奉上新书一册。2.接受(多指上级或长辈的):奉旨。奉上级命令。3.尊重:崇奉。奉为圭臬。4.信仰:信奉。素奉佛教。5.侍候:奉养。侍奉。6.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托。奉陪。奉劝。奉告。7.姓。
承:1.托着;接着:承尘。承重。2.承担:承印。承制中西服装。3.客套话,承蒙:昨承热情招待,不胜感激。4.继续;接续:继承。承上启下。承先启后。5.接受(命令或吩咐):秉承。承命。6.姓。
哎哟,说到阿谀奉承的成语,咱们先得搞明白啥叫“阿谀奉承”对吧?说白了,就是变着法儿夸别人,专挑好听的讲,甚至有点违心。比如“拍马屁”这个词,大家肯定不陌生。举个例子,职场里小王明明看到领导方案漏洞百出,还竖起大拇指说:“张总这思路太超前了,我们想破头也跟不上啊!”你品,你细品,这是不是典型的阿谀奉承?
等等,有人可能会问:为啥有人明知道是假话,还爱听阿谀奉承呢?害,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心理学上这叫“确认偏误”——人都喜欢听符合自己预期的夸赞,哪怕有点水分。就像老李总爱炫耀自己年轻时多厉害,下属小刘立马接话:“您这气质一看就是干大事的人!”老李听了能不乐开花?
不过话说回来,阿谀奉承真的能长久奏效吗?我的个人看法是:短期或许能讨巧,长期容易翻车。比如《红楼梦》里王熙凤对贾母百般奉承,虽然得了宠爱,但背后多少人骂她“嘴甜心苦”?这就好比现在有些销售把客户吹上天,结果产品根本达不到承诺,最后还不是信誉扫地?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亲戚聚餐时,二叔炫耀儿子考了班级第十,三婶马上接茬:“哎哟喂,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将来准上清华!”其实孩子偏科严重,数学才刚及格。这种“戴高帽”式的夸奖,乍听舒服,但明眼人都知道里头掺了多少水分。
那遇到别人阿谀奉承,咱们该咋应对呢?我的经验是:保持清醒比啥都重要。比如同事夸你“全公司就属你PPT做得最专业”,你可以幽默回应:“别别别,上次配色还被总监吐槽‘辣眼睛’呢!”既不失礼貌,又巧妙化解了过度吹捧,还能拉近关系,一举三得!
说到底啊,人际交往就像炒菜,火候太猛容易糊,适当加点真诚当“盐巴”才能提鲜。老祖宗说的“忠言逆耳利于行”,放到现在也不过时。毕竟,靠阿谀奉承搭起来的关系,就像纸糊的房子,一场大雨就现原形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