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àng chǎn xià dú
成语解释:谄:奉承;渎:轻慢,亵渎。奉承上级,轻慢下属。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世等
繁体字形:上諂下瀆
英文翻译:flatter one 's superiors and show contempt for one 's subordinates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谄:巴结;奉承:谄笑。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渎:[dú]1.水沟,小渠,亦泛指河川:沟渎。四渎(古代对中国“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的合称)。2.轻慢,对人不恭敬:亵渎。渎职。烦渎。[dòu]古同“窦”,洞。
“上谄下渎”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拆开来看其实很好理解:对上巴结讨好,对下轻视傲慢。生活中,这种“两面派”的行为并不少见。比如,一个公司中层为了升职,对老板点头哈腰,甚至主动背黑锅;转头对下属却摆架子,把团队功劳全算在自己头上。这种行为就像跷跷板的两头,一头拼命压下去,另一头却高高翘起。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人会这样?”其实核心在于“利益驱动”。对上谄媚的人,往往想用讨好换取资源或地位;而对下轻慢,则是因为觉得“下面的人影响不到自己”。但这样的“小聪明”真的能长久吗?举个历史例子,明朝严嵩权倾朝野时,对皇帝极尽奉承之能事,却对同僚和百姓苛刻无情,最终落得抄家流放的下场。可见,靠踩低捧高换来的“成功”,往往经不起时间考验。
再来看现代职场。某部门主管开会时,领导发言他带头鼓掌,同事提意见他却冷嘲热讽。这种“看人下菜碟”的行为,短期可能获得上级好感,但团队士气必然受损。试想,如果下属都在背后议论:“领导只关心上面怎么看,根本不重视我们”,这样的团队能创造多少价值?
有人觉得,“现实社会不都这样吗?”其实不然。个人观察发现,真正走得稳的人,往往能保持“上下如一”。比如某创业公司CEO,既能在投资人面前清晰表达规划,也会蹲在工位旁和实习生讨论方案细节。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反而更容易赢得多方信任。
说到底,“上谄下渎”暴露的是价值观的偏差。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自己都不愿被轻慢,又何必轻慢他人?与其费心经营“表面功夫”,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能力和建立真诚关系上。毕竟,真正的尊重,从来不是靠谄媚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