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àng
  • cuàn 蹿
  • xià
  • ti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àng cuàn xià tiào

成语解释:比喻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

成语出处:阿来《尘埃落定》第四章:“这东西足足有三四十斤,真不知道他有多大气力,戴着它还能上蹿下跳,仗剑作法。”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四处活动

繁体字形:上躥下跳

英文翻译:run clandestine errands up and down the line

上蹿下跳的意思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蹿:1.向上、向前猛跳:猫蹿上房去了。蹿得老远。2.喷射;喷发:鼻子蹿血。火苗呼呼往上蹿。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跳:[tiào]1.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跳跃。跳水。跳荡。跳跶。跳高。跳远。跳舞。弹(tán)跳。暴跳如雷。跳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2.越过:跳班。跳棋。跳槽。3.一起一伏地动:心跳。眼跳。心惊肉跳。[táo]古同“”。

成语评论

说到"上蹿下跳"这个成语,你脑海中会浮现什么画面?我们先来看个生活场景:刚满周岁的金毛犬豆豆,每次看到主人拿出狗粮罐就会在客厅里上蹿下跳,先是蹿上沙发背,又蹦到茶几上,最后围着餐桌转圈圈。这种充满活力的肢体语言,正是成语最直观的体现。

但成语背后藏着哪些深层含义呢?不妨自问:为什么人们常用这个词形容焦虑状态?比如办公室新来的实习生小王,在项目截止日前上蹿下跳地找各部门签字,这种看似忙乱的状态,实则暴露了规划能力的不足。这里就引出了成语的隐喻意义——表面忙碌却缺乏章法。

值得思考的是,这个词是否带有主观评判?我注意到,当形容小孩子在游乐园上蹿下跳时,更多是描述活泼天性;但若说某位同事在领导面前上蹿下跳,就暗含了"刻意表现"的意味。这种语感差异提醒我们:使用成语时要考虑具体语境的情感色彩。

有个有趣的观察:现代人把这个成语用得越来越"接地气"。上周在小区听到张大妈抱怨:"我家那老头子,退休后整天在阳台养花上蹿下跳,昨天差点把君子兰碰翻了。"这种将生活琐事与成语结合的用法,既保留了原有韵味,又赋予了时代气息。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成语就像会变形的镜子,既照见动物本能的活动状态,也映照出人类社会中的特定行为模式。关键在于使用者能否准确把握分寸,让这面语言之镜既如实反映现实,又不至于扭曲本意。

上蹿下跳的造句

  1. 造句 动物园里猴子上蹿下跳的样子逗得游人哈哈大笑。
  2. 造句 弟弟生性好动,他整天上蹿下跳,一刻不停。
  3. 造句 这只调皮的小猫时而上蹿下跳,时而摇头晃脑,非常可爱。
  4. 造句 妈妈说,我在外面像个小淑女,而回到家却生龙活虎地上蹿下跳,是个十足的假小子。
  5. 造句 朋友,我正站在你门外,上蹿下跳,抓耳挠腮。我知道是我心急我不好,但我实在是忍不住憋不了,才给你发这条短信:你到底完了没有?该轮我上厕所了吧!
  6. 造句 他不停地上蹿下跳,活像个足球赛中的男孩。
  7. 造句 唐纳德双脚紧紧抓住青苔的地面,上蹿下跳,左摆右晃,叽叽喳喳唱个不停,活像一名摇滚歌星.
  8. 造句 小丑上蹿下跳,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
  9. 造句 这只猴子在树间上蹿下跳的,异常活跃.
  10. 造句 尽情的跳舞吧,就像没人看见一样。摇过来扭过去,上蹿下跳。听着你最喜欢的音乐,尽情的享受这摇摆的欢乐吧。

"上蹿下跳"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