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ǎng
  • fēn
  • hu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ǎng jí fēn huà

成语解释:分成两个集中于相反极端的部分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这种情况如果让它发展下去,农村中向两极分化的现象必然一天一天地严重起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事物或状态等

繁体字形:兩極分化

英文翻译:Polarization

两极分化的意思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极:1.顶点;尽头:登峰造极。无所不用其极。2.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南极。北极。阴极。阳极。3.尽;达到顶点: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极一时之盛。4.最终的;最高的:极度。极端。极量。5.“极”也可做补语,但前头不能用“得”,后面一般带“了”,如“忙极了”。6.姓。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化:[huà]1.变化;使变化:化脓。化名。化装。顽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为零。化悲痛为力量。2.感化:教化。潜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冻。化铁炉。太阳一出来,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烧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学:理化。化工。化肥。8.后缀。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绿化。美化。恶化。电气化。机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缘。化斋。化了些米面来。[huā]同“花2”。

成语评论

“冰炭不同器”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冰块和火炭不能放在同一个容器里,用来形容两种极端对立的事物无法共存。比如职场上,有人拼命内卷加班,有人坚持准点下班,看似水火不容,但换个角度看,或许正是这种差异让团队有了互补空间。问题来了:两极分化一定意味着矛盾吗?答案或许比想象中更有温度。

生活中常见“南辕北辙”的现象。有人把存款全投入股市,有人只认定期存款,这两种理财观看似背道而驰。但细想会发现,前者可能更关注长期收益,后者更重视本金安全。就像炒菜时大火快炒和小火慢炖各有适用场景,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这提醒我们:面对分歧时,与其争论对错,不如先理解背后的逻辑。

最近听到个有趣案例:某互联网公司把“狼性团队”和“佛系小组”安排在相邻办公区。开始大家互相看不顺眼,后来竟催生出“冲刺期全员发力,休整期轮流值守”的新模式。这让我想到“阴阳相生”的道理——看似对立的两极,在动态平衡中反而能产生更大能量。或许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消灭差异,而在于搭建转化通道。

教育领域有个现象值得思考:同一班级里,超前学习的孩子和按部就班的学生常常被拿来比较。但作为经历过这两种状态的人,我发现超前者可能缺乏深度思考,跟随者反而夯实了基础。就像“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教育不该只有单一标尺,允许不同成长节奏共存,或许才是更健康的状态。

技术发展正在创造新的可能性。直播带货里有主播激情叫卖,也有AI客服温柔解答;新能源汽车既有追求千公里续航的,也有主打城市代步的迷你车型。这些看似两极的选择,实际在拓宽市场的边界。当选择空间足够宽广时,所谓的对立面反而成了生态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

傍晚散步时注意到,同一棵树上有的叶子向阳生长,有的藏在阴影里却长得更厚实。植物尚且懂得利用环境差异,人类社会或许更需要这种包容力。下次遇到观点对立时,不妨先问自己:这个差异是阻碍,还是尚未被开发的资源?答案可能就藏在提问的过程中。

两极分化的造句

  1. 造句 在当今的中国城市中,社会的两极分化伴随着公共安全的隐忧和纸醉金迷的奢侈,这形成社会暴力的两端,并演绎为透过媒体景观所揭示的社会的阵痛和焦虑。
  2. 造句 奴隶和奴隶主两极分化,大多数人民群众苦不堪言.
  3. 造句 两极分化是建立在贫富差距拉大基础上的阶级分化。
  4. 造句 要解决天下贫富两极分化必要的不是怜悯和同情,而是实际行动。贫困有可能被咱们的不闻不问激化而成为炸药桶。
  5. 造句 第一,产业资本流向大企业,行业两极分化情况进一步加剧。
  6. 造句 大街上他们杳无踪影表明了两个国家国民心理的两极分化。
  7. 造句 经济体制高度腐败与极端两极分化——正在治理,不一定就积重难反。
  8. 造句 另外,在社会上,两极分化、贪污腐败、黑恶势力、制假贩假、***、*博吸*、工人下岗、经济问题……中国的前途何在?攘外必先安内!季孙之忧,萧墙之祸。
  9. 造句 韩雪拒吃活蚯蚓网友态度两极分化。
  10. 造句 家长买书“两极分化”各有各理。

"两极分化"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