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ǔ fù shèng míng
成语解释:负:承受,承担,引申为享有。长时期地享有好的名声。
成语出处: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他是由于在玉器鉴赏方面的久负盛名而受聘于解放后成立的国营公司的,成为国家干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出名
繁体字形:久負盛名
英文翻译:have long enjoyed a good reputation
久:1.时间长(跟“暂”相对):久别。久经锻炼。我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2.时间的长短:你来了有多久?。历时三个月之久。3.姓。
负:1.背(bēi):负荆。负重。2.担负:负责任。身负重任。3.依仗;倚靠:负隅。负险固守。4.遭受:负伤。负屈。5.享有:久负盛名。6.亏欠;拖欠:负债。7.背弃;辜负:负约。忘恩负义。有负重托。8.失败(跟“胜”相对):胜负。负于客队。9.属性词。小于零的(跟“正”相对):负数。负号。10.姓。
盛:[shèng]1.兴盛;繁盛:全盛时期。桃花开得很盛。2.强烈;旺盛:年轻气盛。火势很盛。3.盛大;隆重:盛会。盛宴。4.丰富;丰盛:盛馔。5.深厚:盛情。盛意。6.普遍;广泛:盛行。盛传。7.用力大;程度深:盛赞。8.姓。[chéng]1.把东西放在容器里:盛饭。缸里盛满了水。2.容纳:这间屋子小,盛不了这么多东西。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成语是中文的精华,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但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其现实意义?让我们通过具体场景来探索。
看到"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时,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能守着树桩等兔子?战国时期的农夫偶然捡到撞死的野兔后,荒废农事日日苦等,结果田地荒芜。这提醒我们:机遇具有偶然性,成功不能依赖运气。就像现代人炒股期待天天涨停,反而容易血本无归。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精妙处在于用具体场景揭示了"主动创造>被动等待"的普世真理。
当遇到"塞翁失马"的故事,常有疑问:坏事真能变好事?边塞老人丢马后,那匹马带回胡地骏马;儿子骑新马摔断腿,却因此躲过兵役。这展现了中国哲学中祸福相倚的动态平衡。就像现代职场中,被裁员看似挫折,却可能促成创业契机。我发现这个成语最可贵的是教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低谷时保持希望。
"刻舟求剑"常引发思考:在船上刻记号找剑为何荒谬?楚人忽略船已移动的事实,固执地在固定位置打捞。这警示我们:解决问题要考虑环境变化。好比企业沿用二十年前的营销策略,在互联网时代必然失效。个人经验是,这个成语对"经验主义陷阱"的揭示,在技术迭代加速的今天更具现实意义。
有读者疑惑:学这些老典故有什么用?实际上,成语是浓缩的思维模型。比如"庖丁解牛"教专业精进之道,"胸有成竹"讲事前规划的重要性。我在写作时常用"纲举目张"提醒自己先搭结构,用"画龙点睛"强调细节打磨。这些千年智慧经过现代转化,依然能指导具体实践。
语言学家统计,高频使用的成语不足总量的15%。这意味着还有大量文化瑰宝待发掘。下次看到"郑人买履"时,不妨想想那些盲信数据忽视实际的决策案例;遇到"邯郸学步",可以反思某些生搬硬套的"成功学"陷阱。传统智慧就像陈年佳酿,经岁月沉淀反而更显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