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ì bì gōng qīn
成语解释: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成语出处:唐 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事必躳親
英文翻译:take care of every single thing personally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必:1.必定;必然:我明天三点钟必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2.必须;一定要:事必躬亲。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有一定的条件。3.姓。
躬:1.自身;亲自:躬逢。反躬自问。躬行实践。2.弯下(身子):躬身下拜。
亲:[qīn]1.有血统或夫妻关系的:亲属。亲人。亲缘。双亲(父母)。亲眷。2.婚姻:亲事。3.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亲戚。亲故。亲邻。亲朋。4.称呼同一地方的人:乡亲。5.本身,自己的:亲睹。亲聆。亲笔。6.感情好,关系密切:亲密。相亲。亲睦。亲疏。7.用嘴唇接触表示喜爱:亲吻。[qìng]〔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事必躬亲”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啥事都自己动手”。比如公司里有个领导,明明可以交给下属的活儿,非要亲自检查每一份文件、回复每一封邮件,甚至给办公室绿植浇水都得自己来,这就是典型的“事必躬亲”。
有人可能会问:亲力亲为难道不是负责任的表现吗?没错,但这种状态能持续多久呢?举个例子,朋友小张开了家奶茶店,从选茶叶到擦桌子全自己干,结果开业三个月就累倒了。问题出在哪?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过度包揽反而会拖垮整体效率。
其实这个成语背后藏着管理学的智慧。就像做饭时既要掌握火候,也要让锅铲适时翻动——关键是要分清楚哪些必须自己把关,哪些可以信任他人。我见过一个项目经理,他每天花半小时查看团队成员的工作进度表,其他时间专注解决技术难题,这样既把握了全局,又释放了团队潜力。
生活中“事必躬亲”也有温情的一面。记得上个月邻居王阿姨住院,她儿子坚持每天送饭,连护工帮忙擦身都要亲自监督。这种带着情感的亲力亲为,和职场上机械式的大包大揽完全不同。所以说,判断是否该事必躬亲,关键要看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出于控制欲,还是真挚的关怀。
有个有趣的发现:越是能力全面的人,越懂得何时该放手。就像优秀的导演不会自己去演每个角色,而是让演员在框架内自由发挥。工作中培养“抓大放小”的智慧,或许比单纯埋头苦干更重要。毕竟,懂得借助他人力量,才能把雪球滚得更大。
最后想说,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更像面镜子。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完美和效率之间,需要找到动态平衡点。当你能清晰判断何时该亲自上阵、何时该退居幕后,事必躬亲就不再是负担,而会成为实现目标的助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