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ó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wǔ tǐ tóu dì

成语解释:五体:头和四肢;投地:着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佩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梁书 中天竺国传》:“今以此国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归属,五体投地,归诚大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繁体字形:五軆投地

英文翻译:extremely admire

五体投地的意思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见〖工尺〗。

体:[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tī]〔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己话”,亦作“梯己”。

投:1.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投篮。投弹(dàn)。2.跳进去:投河。自投罗网。3.放进去,送进去:投入。投资。投标。4.走向,进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师(从师学习)。投诉。5.发向:投射。投影。6.寄,递送:投递。投稿。7.合:投合。意气相投。8.临,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成语评论

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五体投地。(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五体投地的造句

  1. 造句 他的作文写得极生动,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2. 造句 他在运动会上的出色表现,令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3. 造句 他的能耐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4. 造句 有的人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而有的人则认为他装腔作势。
  5. 造句 来到菩萨面前,她立即五体投地地拜了下去,虔敬的心表露无遗。
  6. 造句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终于让孟获五体投地,归顺了诸葛亮。
  7. 造句 妈妈的菜,炒的这么好,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8. 造句 站在这幅米芾行书真迹前,运笔行款,无一不使我五体投地,赞叹欣喜。
  9. 造句 世间有一种膜拜,叫五体投地;世间有一种距离,叫遥不可及;世间有一种主题,叫友情长青;世间有一种关心,叫随时随地:大寒快乐!
  10. 造句 我们班黄秋琳的字不管谁见了都会佩服的五体投地,写得太美了。

"五体投地"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