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á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ǐ yá huán yá

成语解释:用牙咬来对付牙咬。比喻针锋相对地进行回击。

成语出处:《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常与以眼还眼连用

繁体字形:以牙還牙

英文翻译:answer blows with blows

以牙还牙的意思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牙:1.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称牙齿,也叫齿。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还:[hái]1.表示现象继续存在或动作继续进行;仍旧:十年没见了,她还那么年轻。半夜了,他还在工作。2.表示在某种程度之上有所增加或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今天比昨天还冷。改完作业,还要备课。3.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上勉强过得去(一般是往好的方面说):屋子不大,收拾得倒还干净。4.用在上半句话里,表示陪衬,下半句进而推论,多用反问的语气;尚且:你还搬不动,何况我呢?5.表示没想到如此,而居然如此(多含赞叹语气):他还真有办法。6.表示早已如此:还在几年以前,我们就研究过这个方案。[huán]1.返回原来的地方或恢复原来的状态:还家。还乡。还俗。退耕还林。2.归还:偿还。还书。3.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还嘴。还手。还击。还价。还礼。以牙还牙,以眼还眼。4.姓。

牙:1.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称牙齿,也叫齿。2.特指象牙:牙筷。牙章。牙雕。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牙子。4.姓。5.牙子2:牙行。

成语评论

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以牙还牙的造句

  1. 造句 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2. 造句 不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我知道怎么在作文里尽情地贬低她了!我扭过头,提起笔,“刷刷刷”地把胸的“竹子”宣泄出来……
  3. 造句 但现实社会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暴易暴的多,相逢一笑泯恩仇,以德报怨,以善报恶的少。
  4. 造句 对敌人,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寸步不让,斗争到底。
  5. 造句 是将踢你屁股的人以牙还牙,还是明哲保身免受飞来横祸?
  6. 造句 对于侵略者,我们绝不能退缩,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7. 造句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样"还"下去是没有了局的。
  8. 造句 我们应该原谅伤害过我们的人,不应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9. 造句 你要小心你的对手是谁。常言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吗?
  10. 造句 我听说他一直在讲你坏话,你应该报复他,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以牙还牙"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