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uè tóu juè nǎo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行动生硬的样子。多指说话不讲方式、直来直去的样子。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说话或做事
繁体字形:倔頭倔腦
英文翻译:Stubbornness
倔:[juè]性子直,态度生硬:倔头倔脑。[jué]义同“倔(juè)”,只用于“倔强(jiàng)”。
头:[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梳头。平头。分头。你的脸形留这种头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目:李头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头儿。7.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姓。[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嚼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头。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
倔:[juè]性子直,态度生硬:倔头倔脑。[jué]义同“倔(juè)”,只用于“倔强(jiàng)”。
脑:1.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脑髓。脑子(a.脑;b.指思考、记忆等能力)。脑筋。脑海。脑际。脑壳。脑颅。脑神经。脑下垂体。脑积水。脑溢血。电脑。2.头:脑袋。脑壳。头昏脑胀。脑满肠肥。3.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脑儿。4.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脑。薄荷脑。
“倔头倔脑”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固执、认死理,甚至有点“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儿。比如同事小王开会时坚持自己的方案,哪怕别人提出风险,他依然反复强调“我觉得没问题”——这时候大家可能会私下嘀咕:“小王真是倔头倔脑的。”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性格到底是好是坏?其实关键在于场合。比如工作中遇到原则性问题,坚持底线可能避免团队走弯路;但如果是日常小事,比如为“奶茶要不要加冰”和朋友争得面红耳赤,这种倔强反而显得不近人情。就像邻居张叔总说“手机支付不安全”,哪怕儿女教了十几次,他还是揣着现金出门,这种倔劲儿让人哭笑不得。
为什么有些人会显得倔头倔脑?心理学研究发现,这可能与自我保护机制有关。当人感到不被认同时,容易用固执来维护自尊。比如孩子拒绝穿妈妈选的厚外套,表面是“我不冷”,深层可能是想证明自己长大了。这时候与其硬碰硬,不如换个方式沟通:“这件外套口袋多,能装你新买的卡片呢!”
我个人观察发现,适当倔强其实是种稀缺品质。尤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坚持独立思考的人往往走得更远。但就像炒菜放盐,分寸感很重要——去年公司有个项目,实习生坚持用复杂算法导致延期,但后来客户却为这个创新点买单。你看,倔劲儿用对了地方,缺点也能变亮点。
如何与倔头倔脑的人相处?分享个小窍门:用“选择题”代替“判断题”。比如想劝家人体检,别说“你必须去”,而是问“周三上午还是周五下午方便?”这种技巧既尊重对方立场,又巧妙引导行动。毕竟,再硬的石头也能被流水磨圆,方法比蛮力更重要。
最后想到个有趣现象:很多改变世界的发明都来自“倔头倔脑”的人。如果爱迪生轻易放弃,电灯泡的钨丝可能永远不会被找到。所以下次遇到固执的人,不妨多些耐心——谁知道他们执着守护的,会不会是未来的宝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