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xiāng dào qiè
成语解释:箧:小箱子。把大小箱子里的东西都倒出来。比喻全部拿出来或彻底翻脸。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倾箱倒箧的寻个遍,只是不见。”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状语;比喻全部倒出来
繁体字形:傾箱倒箧
英文翻译:make a thorough search
倾:1.歪;斜:倾斜。身子向前倾着。2.倾向:左倾。右倾。3.倒塌:倾覆。大厦将倾。4.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倾箱倒箧。倾盆大雨。5.用尽(力量):倾听。倾诉。倾全力把工作做好。6.压倒:权倾朝野。
箱:1.箱子,收藏衣物的长方体器具。2.形状像箱子的东西:风箱。信箱。
倒:[dǎo]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2.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dào]1.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2.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3.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4.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5.却: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箧:小箱子:书箧。藤箧。行箧。
“倾箱倒箧”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仔细一想,生活中还真有不少类似的情景。比如朋友搬家时,小王为了找一把钥匙,把整个抽屉里的东西全倒在地上翻找,最后钥匙没找到,反而翻出了十年前的情书和过期的优惠券。这种“倾箱倒箧”的行为,到底是彻底解决问题,还是制造了新的麻烦?
核心问题:为什么要用“倾箱倒箧”这么极端的方式? 其实,这个成语背后藏着一种“不留余地”的执着。比如职场上,有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会把自己所有技能和资源一股脑儿展示出来,就像把箱子柜子全掏空一样。但问题来了:这样做真的能赢得信任吗?我认识的一位同事李姐,每次开会都恨不得把PPT塞满200页数据,结果老板反而问她:“重点到底是什么?”——可见,毫无保留未必高效,关键在精准。
换个角度看,“倾箱倒箧”也有积极一面。记得去年社区组织捐赠,张大爷直接把家里闲置的冬衣、棉被全搬了出来,连女儿结婚时的新被套都捐了。这种毫无保留的善意,让受助家庭在寒冬真切感受到了温暖。这里就引出一个思考:什么时候该倾其所有,什么时候需要有所保留? 我的观察是:涉及物质帮助时,量力而行;涉及知识分享时,则多多益善——毕竟思想不会因为分享而减少。
再举个反例。朋友阿杰借钱给创业的兄弟,不仅掏空积蓄,还透支信用卡,结果项目失败后两人反目成仇。这让我想到:成语里的“箱”和“箧”毕竟只是容器,而现实中的资源往往是流动的。与其一次性掏空,不如建立可持续的支持系统。就像种树,定期浇水比一次性倒光整桶水更利于生长。
最后说点个人看法。现代社会讲究“边界感”,“倾箱倒箧”式的付出容易模糊人际关系的分寸。我更倾向于“开箱有度”——关键时刻全力以赴,但日常相处留点呼吸空间。毕竟,真正的信任不是靠掏空自己来证明,而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细水长流。
下次遇到需要“倾箱倒箧”的情况,不妨先问问自己: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吗?我的付出是否在透支未来的可能性?想通了这些,或许能找到比翻箱倒柜更聪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