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ū ěr fǎn ěr
成语解释: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用于责备反复无常的人
繁体字形:出爾反爾
英文翻译:promise and then deny in succession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尔:1.文言人称代词。你。2.文言指示代词。1.如此;这样:果尔。2.这;那:尔日。尔时。3.表示情态的后缀:偶尔。莞尔。4.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无他,但手熟尔。
反:1.颠倒的;方向相背的。与“正”相对:反面。反作用。2.指反革命、反动派:肃反。3.反抗;反对:反法西斯。反封建。4.翻转:反复。反败为胜。5.推及:举一反三。6.回;还:反击。反问。7.副词。反而:画虎不成反类犬。8.古同“返”。
尔:1.文言人称代词。你。2.文言指示代词。1.如此;这样:果尔。2.这;那:尔日。尔时。3.表示情态的后缀:偶尔。莞尔。4.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无他,但手熟尔。
哎,你说这“出尔反尔”到底是啥意思啊?举个栗子吧,比如老张上个月拍着胸脯说“这项目我包了”,结果这两天突然撂挑子不干,还找借口说家里有事——这不就是典型的出尔反尔嘛!说白了,嘴上答应得痛快,行动却像泥鳅一样滑溜,你说气不气人?
这时候问题来了:为啥总有人喜欢玩“反复横跳”这一套?害,说白了无非两种情况:要么是利益驱动,发现原先的承诺对自己不利;要么是情绪上头,答应的时候没过脑子。比如你朋友找你借钱时信誓旦旦“下月准还”,结果半年后你提这事儿,他反而倒打一耙说“你咋这么计较”——你看,连自己的承诺都能翻脸不认,这操作是不是比变脸还快?
不过话说回来,咱也别光盯着别人看。有时候自己也会不小心掉坑里。比如上周末你答应陪孩子去游乐园,结果临时加班放鸽子,孩子眼泪汪汪问你“爸爸说话不算数吗”——这时候你品,你细品,这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出尔反尔?所以说啊,承诺这事儿就像玻璃杯,摔碎了再粘回去,总归是有裂痕的。
这时候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那遇到别人出尔反尔咋整?要我说啊,首先得留个心眼。比如签合同时别光听对方吹得天花乱坠,白纸黑字写清楚违约责任。再比如说相亲对象说“我绝对不介意你收入”,转头却嫌弃你工资低——这时候就该明白,有些人的承诺就像超市试吃,尝完不买才是常态。
不过咱也别太悲观嘛!我倒是觉得,出尔反尔这事儿就像天气预报,虽然偶尔不准,但大体方向还是能参考的。关键是要学会辨别“真承诺”和“场面话”。就像那个总说要请客吃饭却永远在找借口的朋友,你懂的,下次他说要请客,你就该知道该自己带泡面了。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诚信这玩意儿就像存钱罐,每次兑现承诺就是往里存硬币,出尔反尔就像拿锤子砸罐子。可能砸一两次别人还忍你,但次数多了,罐子碎了可就再也拼不回来了。所以啊,与其纠结别人为啥说话不算数,不如先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