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dāo wàn duò
成语解释:本指古代凌迟的酷刑,后亦常用为咒骂语。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干着你六问三推,生将我千刀万剁。”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常用咒骂语
繁体字形:千刀萬刴
英文翻译:punishment by hacking process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刀: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刀。镰刀。铡刀。铣刀。一把刀。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刀。朴刀。刺刀。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双刀电闸。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5.姓。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剁:用刀向下砍:剁排骨。饺子馅儿剁得很细。他把柳条剁成了三段。
提到“千刀万剁”,很多人会联想到古代酷刑或武侠小说里的狠话。比如:“这贪官鱼肉百姓,真该千刀万剁!”这句话里的“千刀万剁”显然不是字面意思,而是用夸张手法强调愤怒情绪。那么问题来了:成语一定要按字面理解吗?当然不是!它更像一种情绪放大器,用来表达强烈的谴责或诅咒。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职场新人小张熬夜改方案十几次,忍不住抱怨:“这破项目简直要让我被千刀万剁了。”这里既没有真实的刀,也没有剁肉的动作,而是用夸张比喻工作带来的精神折磨。有意思的是,这种表达反而比直接说“压力好大”更能引发共鸣,因为画面感强烈。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还用这种血腥成语会不会太老套?”我的观察是,年轻群体反而喜欢用它玩梗。比如游戏直播时主播大喊:“对面打野再来抓我,信不信把你千刀万剁涮火锅!”这种戏谑化的使用剥离了原本的残酷意味,变成了带有幽默感的网络用语。
不过要注意使用场景。在正式文件中写“方案需要千刀万剁般的细致修改”就不太合适,容易产生歧义。但在朋友吐槽局里说“我家猫又把沙发抓烂了,真想给它来个千刀万剁”,大家都能心领神会这是爱恨交加的玩笑话。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就像辣椒——少量提味,过量呛人。用好了能让表达更有张力,用错了可能显得戾气太重。下次遇到让人火冒三丈的事,不妨试试这句老话,说不定比单纯骂脏话更解气,还带点文化底蕴呢。
最后提醒个小细节:很多方言里都有类似表达,比如四川话的“砍脑壳的”、东北话的“削不死你”,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通过极端想象来宣泄情绪。语言就像工具箱,选对工具才能既准确传达情绪,又不造成实际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