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ān jiā wàn hù
成语解释:众多人家。
成语出处:孙犁《画的梦》:“千家万户的年画,给了我很多知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众多人家
繁体字形:千家萬户
英文翻译:thousands of households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户:1.门:门户。夜不闭户。2.人家;住户:户籍。专业户。3.门第:门当户对。4.户头:存户。账户。开户。5.用于家庭:全村有好几百户人家。6.姓。
“千家万户”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数量庞大的家庭,比如:“新政策实施后,优惠措施将惠及千家万户。”这里的“千家万户”强调了政策的覆盖面之广,仿佛每个家庭都能感受到温暖。
有人可能会问:“用‘千家万户’和直接说‘所有家庭’有什么区别?”其实区别在于意境——这个成语自带画面感,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门庭各异的场景,比直白的表述更有温度。比如描述节日氛围时:“除夕夜的烟花照亮了千家万户的窗台”,是不是比“很多家庭”更生动?
在商业文案中,这个成语也能巧妙运用。某家电品牌的广告语:“让智能科技走进千家万户”,既传递了产品普及化的目标,又暗示着科技与日常生活的融合。个人认为,这种表达比“销量突破百万台”更有情怀,毕竟冰冷的数字远不如人间烟火打动人心。
当谈论社会现象时,这个成语能柔化严肃话题。比如讨论垃圾分类:“这项工程需要千家万户共同参与”,比“全民行动”更接地气。我观察到,基层工作者常使用这类成语,既能明确责任主体,又不会让听众产生被说教的抵触感。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正在被赋予新内涵。某社区APP的标语:“连接城市里的千家万户”,这里既指真实家庭,也隐喻用户群体构成的虚拟社区。这种新旧含义的交织,恰恰反映了语言与时俱进的活力。下次当你需要表达广泛性时,不妨试试让“千家万户”代替冰冷的数据,或许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