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àn
  • jīn
  • liǎ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àn jīn bā liǎng

成语解释: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和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相同。

成语出处: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分句;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繁体字形:半斤八兩

英文翻译:be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半斤八两的意思

半:1.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半尺。一斤半。半价。过半。一年半载。2.在…中间:半夜。半路上。半山腰。半途而废。3.表示很少:一星半点儿。一鳞半爪。4.不完全:半新的楼房。房门半开着。5.姓。

斤:1.市制质量单位。10两为1斤,100斤为1担。1斤原为16两,后改为10两,合500克。2.古时砍伐树木的工具。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

两:1.“两”和“二”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2.双方:两便。两可。两全其美。两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两天再说。他真有两下子。我跟你说两句话。4.姓。5.质量或重量单位,10钱等于1两,旧制16两等于1斤,1两合31.25克;后改为10市两等于1市斤,1两合50克。

成语评论

哎哟喂,说到“半斤八两”这个成语,大伙儿肯定不陌生吧?但真要举几个例子,可能得先琢磨琢磨它的意思。说白了,这词儿就是形容两方水平差不多,谁也别笑话谁。比如职场里俩人互相甩锅:“你说我方案没创意?你那PPT配色像打翻颜料罐——咱俩半斤八两!”这时候用起来是不是特别带劲?

有朋友可能要问了:“这成语现在还能用在哪儿啊?”嘿,问得好!比方说看球赛,两队失误连连,弹幕立马飘过:“菜鸡互啄,半斤八两!”这场景一针见血,既调侃了比赛质量,又透着股看热闹的幽默劲儿。你品,你细品,是不是比直接说“都不咋地”更有画面感?

不过话说回来,用“半斤八两”也得看场合。比如老张吐槽同事摸鱼,结果自己上班刷短视频被抓包,这时候别人回他句“乌鸦别说猪黑”,可比“半斤八两”更有杀伤力。可见成语虽好,也得讲究个精准投放,要不然容易变成回旋镖扎自己身上。

依我看啊,这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自带“相对论”属性。就像咱常说的“瘸子笑瞎子腿不利索”,本质上都是拿短板比短板。现代社会动不动就搞鄙视链,倒不如学学“半斤八两”的智慧——认清自己几斤几两,可比盯着别人找优越感实在多了。

最后提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年轻人爱说“卧龙凤雏”,听着像夸人,实际和“半斤八两”异曲同工。语言这玩意儿啊,就像会变形的乐高积木,换个包装照样能搭出新意思。所以下次遇到旗鼓相当的场面,你是选择老派成语还是网络热梗呢?

半斤八两的造句

  1. 造句 论才学,你们兄妹俩是半斤八两。
  2. 造句 想想上周伊朗还是邪恶轴心一部分,叙利亚也是半斤八两。
  3. 造句 你们两的本事也就是半斤八两了,都需加油才行!
  4. 造句 我整天无所事事,而哥哥整天游手好闲,我们俩真是半斤八两。
  5. 造句 原来咱们两个半斤八两,都是惧内俱乐部的。
  6. 造句 例如片中用刀专家玩刀一场,和港产片半斤八两许冠杰在小巴玩刀一幕一模一样,结局打斗戏的镜头运用,则令人想起唐山大兄最后格斗一场的好些情节。
  7. 造句 最热门的新闻网站表现也半斤八两。
  8. 造句 也就是说,教育在目的性上也有两面,但这两面不是半斤八两的。
  9. 造句 在赛前,所有的评论都认為两位选手实力半斤八两,胜负难料。
  10. 造句 你们两人半斤八两,谁也不必取笑谁。

"半斤八两"的相关成语